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09 本文由核能气质少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前 言

反致是法院在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时,适用本国冲突法确定该国际民商事关系准据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项特殊制度。在现今阶段,通过比较法考察及历史的追溯,在理论上加深对反致制度的认识,对反致制度存在合理性作深化研究,尤为必要;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移植反致制度本土化道路,并对中国反致制度的立法选择作操作性论证,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首先、加强反致制度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民事立法法典化的进程。建国以来我国尚未制订出一部民法典。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一些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得到澄清,民法法典化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民法法典化工作已经提上了立法议程。不管是制订统一民法典,还是分散式立法,国际私法都可能独立成编。反致制度是我国在国际私法编中绕不开的一个制度。囿于传统观念,我国拒绝反致制度。这一规定的不合理性学界基本上已经形成定论。在民法的合同法、侵权法领域不适用反致,这是世界的立法通例。但在其它领域,我国该在多大范围内借鉴反致制度,该怎样借鉴反致制度是在我国民法典制订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两个抉择。深化对反致制度研究,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进程,促进其科学性及操作性。

其次、研究反致制度,有利于对反致制度的借鉴。几个世纪以来反致制度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承认,足以证明反致

i

制度具有其合理性价值。反致制度有利于实现判决的一致性、确定性和可预见性。长期以来,囿于传统观念认识,我国在立法上不承认反致制度,这一不合理性日趋明显。借鉴并全面移植反致制度符合国际私法的价值目标,也有利于案件公正、合理的解决。在我国当今阶段,接受反致制度顺应了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化的进程。当然反致制度也并不是完美无缺。全面认识反致制度,寻求合理化的道路正是对这一制度进行理论研究的意义所在。

正是出于以上考虑,笔者选择了这一论题,并作了一些粗浅的比较研究和思考,以期能为该问题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ii

目 录

摘要 ....................................................................................................................................... 1 1. 国际私法中反致制度的概述 ....................................................................................... 1 1.1.反致的定义 ........................................................ 1 1.2.反致制度的存在条件及制度功能 ...................................... 2 1.2.1.反致存在的条件 ................................................ 2 1.2.2.反致的制度功能或意义 .......................................... 3 1.3.对反致制度运用的限制 .............................................. 5 1.3.1.国际民商事案件所涉领域对反致制度适用的限制 .................... 5 1.3.2.司法成本的增加使反致制度在立法上受到限制 ...................... 5 2. 反致制度在我国的现状 ............................................................................................... 6 2.1.我国现行立法对反致的规定 .......................................... 6 2.2.反致制度存在的缺陷 ................................................ 8 2.2.1.关于反致问题的理论上的分歧 .................................... 8 2.2.2.关于反致问题的实践上的分歧 ................................... 13 3. 反致制度的完善与建议 ............................................................................................. 15 3.1.我国对反致问题进行规制的建议 ..................................... 15 3.1.1.应对反致持肯定态度 ........................................... 15 3.1.2.以法律选择技巧或方法的方式来接受反致 ......................... 15 3.1.3.吸收和借鉴英美国家中有关反致的判例经验,不限制反致的形态 ..... 15 3.2.我国应合理运用反致制度 ........................................... 16 3.2.1.采用反致符合当今国际法私法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个案审理的合理公正 ................................................................. 16 3.2.2.采用反致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判决一致,也符合传统国际私法所追求的目标 ................................................................. 17 3.2.3.采用反致既可克服传统冲突规范的机械性,又可扩大法院地国实体法律的适用范围 ........................................................... 17 结语 ..................................................................................................................................... 19 注释 .................................................................. 20 参考文献 .............................................................. 22 致谢 ..................................................................................................................................... 24

iii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

论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研究

摘要:反致是国际私法中一项特有的制度,反致作为当前国际私法上解决冲突准据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反致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项制度,自形成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着要不要采用反致制度形成了完全对立的两大派,争论激烈。不过,从各国的立法与实践来看。大多数国家还是采用反致制度,完全持否定态度的只是少数国家。我国立法上至今尚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本文认为,反致来源于实践,它完全符合国际私法的目的和宗旨。我国立法上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对反致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利用,使这一制度更好地为我国扩大对外经济民事交往,为公平、合理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本文将详细介绍反致制度的概念、起源、产生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并着重就反致制度在理论上的与实践上的分歧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讨论我国目前对反致理论的立法与实践。

关键词:反致制度 国际私法 间接反致 转致

反致制度是国际私法上的一项制度 ,从1878年的福果案开始至今,一直是国际私法上领域争论最为广泛和激烈的问题。关于这项制度的合理性至今仍未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得到统一的认识,学术界一直围绕着应不应该采用反致制度形成了对立的两大派,因此,认真深入的对反致制度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国际私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1. 国际私法中反致制度的概述

1.1. 反致的定义

适用冲突规范选择准据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反致是其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它是冲突规范本身之冲突的表现形式。

反致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甲国根据其冲突规范应适用乙国的法律,而乙国的冲突规范又规定此种关系应适用甲国法,如果甲国法院最后适用甲国法律处理此种关系,即为反致[1]。反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反致包括狭义的反致(remission)、转致(transmision)、间接反致(indi—rect remision)和外国法院说(foreign court theory)[2]。其实,以上的定义准确的说是狭义的反致定义。转致(transmision)是指对于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甲国根据其冲突规范应适用乙国的法律,而乙国的冲突规范又规定此种关系应适用丙国法,如果甲国法院最后适用丙国法律处理此种关系,即为转致。间接反致是指对于某一涉外民事关系,依甲国(法院国)冲突规范指定适用乙国法,但乙国冲突规范又指定适用(包括冲突法在内的)丙国法,丙国冲突规范却指定适用甲国实体法作为准据法,最后甲国法院适用本国的实体法判决案件。它与间接

1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

反致的适用结果都是要用法院地法来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只是在间接反致中通过丙国冲突规范的指引使法院地法得以适用。英国法院在1887年判决的特鲁福特案就是一个著名的转致案件[3]。

1.2. 反致制度的存在条件及制度功能 1.2.1. 反致存在的条件

(1)法院地国和相关国家在立法中对同一民商事法律问题规定了不同的系属。如:自然人行为能力问题,有的国家规定适用当事人本国法。有的国家法律规定适用当事人住所地法;有的国家规定适用当事人法律上的住所地法,而有的国家规定适用事实上的住所地法。如果对相同的问题规定相同系属,则不会出现反致。

(2)法院把其冲突规范指向适用的外国法理解为既包括该国的实体法又包括冲突法,并且只适用其中的冲突法。

(3)对同一案件,有关国家的法院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消极冲突。例如:关于人的行为能力,甲国规定适用当事人本国法,乙国规定适用当事人住所地法;要确定居住在乙国的甲国人的行为能力。那么,不论是甲国法院还是乙国法院受理此案,即使该国接受反致制度,也无从产生反致[4]。

综上所述,对同一民商事法律问题规定了不同的系属是反致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具备了此一条件并不必然产生反致。因为法院如果把应该适用的外国法仅仅理解为实体法,而并不包括冲突法,那么自然不会在根据外国冲突法的指引返回来适用法院地法,只适用外国实体法即可。最后,致送关系的连续性也是产生反致的必备条件。而所谓的致送关系发生,可以理解为:对于某一涉外民事关系,法院国冲突规范所规定的连接点指向的是外国,而该外国有关该涉外民事关系的冲突规范所规定的连接点刚好又指向了法院国[5]。例如,依法院国冲突法规定,“不动产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而德国冲突法规定,“继承(包括动产和不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并且两国都认为自己冲突规范指定的外国法包括外国的冲突法。现一德国公民死于法国并在法国留有不动产,其亲属因该项不动产的继承发生争议,如在法国法院提起诉讼,法国法院只会适用法国法;如在德国法院提起诉讼,德国法院也只会适用德国法。因而无论在法国还是德国起诉都不会发生反致。这是因为彼此均不发生致送关系,亦即不发生相互指定的情况。但是,如果将案件的事实稍作更改,假设一法国公民死于德国并在德国留有不动产,则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法国起诉,都可能发生反致的问题,因为都有相互指定的情况即相互致送的的情况存在。所以,三个条件相辅相成,缺一

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论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研究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论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研究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784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