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环境。
发芽率: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种子安全含水量: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含水率。 林分密度:是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森林主伐: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的过程。
适地适树:使培育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或达到培育目标。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 纯林:把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林: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morph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时,称为形态成熟。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做为确定采种期的标志。
生理后熟:还有少数树种,如银杏的种实,虽然在形态上已呈现出成熟的特征,但种胚还未发育完全,只有采收后经过层积处理,种胚才逐渐伸长至正常的大小而具有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用材林(timber forest):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森林。
经济林(economic forest):以生产除木材之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薪炭林(fuel forest):以生产木材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1
特种用途林(special utilization forest):以国防、科学实验、生产繁殖材料、风景游憩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工程造林:就是把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计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进行。
母树林: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种子园:种子园是指用优良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采穗圃:采穗圃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有初级采穗圃和高级采穗圃之分。
千粒重:指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以克表示。
发芽势:在发芽过程中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它表示种子发芽的迅速和整齐程度。
营养繁殖育苗:是利用乔灌木树种的营养器官(根、茎、干、叶、芽等)培育苗木的一种方法。
播种育苗:播种育苗是把林木种子播种到苗圃土壤中,通过育苗技术措施为种子提供有利于发芽、生长的条件,培育成苗木的方法,即有性繁殖的办法。
容器育苗:用不同容器和营养基质培育苗木的方法。 立地指数:某一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森林生产力: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生物量。
森林更新: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其他自然灾害消失后,在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
森林立地类型:是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就是把立地条件相近,具有相同生产力而不相连的地段组合起来,划为一类,按类型选用造林树种,设计营林措施。 二、简答题
1. 请用10个左右关键词总结《森林培育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内涵。 分别是适地适树、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林分密度、树种组成、林地抚育、森林抚育、森林主伐和森林更新。
2
2. 简述适地适树的概念及其途径。
适地适树是使培育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或达到培育目标。
适地适树途径:第一是选择,包括选树适地与选地适树;第二是改树适地,即在地和树之间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其能适应造林地条件;第三是改地适树,即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的树种生长。
3. 简述防护林中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农田防护林(抗风、生长迅速、根系、稳定、价值) 水源涵养林(低耗水、无毒等)
防风固沙林(耐旱、抗风沙埋、耐瘠薄) 水土保持林(适应性、生长、根系、树冠)
4. 简述林分密度的作用。
(1)初始密度在郁闭成林中的作用
郁闭:林分中林木树冠彼此互相衔接的状态。林冠的郁闭状态可分两种:水平郁闭和垂直郁闭。
较大密度可促进林分提前进入郁闭状态,促进快速成林,但同时也将个体之间竞争时间提前。
要考虑树种特性、林地条件及育林目标等。 (2)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树高:主要结论为密度对于树高的影响较小。一些较耐阴树种以及顶端优势不旺的树种,可能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密度加大有促进高生长的作用。干旱立地条件下有一些影响。
直径:从树木间开始有竞争作用的密度始,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
单株材积:决定于树高、胸高断面积和树干形数。与对直径生长的相同,林分密度越大,其平均单株材积越小,而且较平均胸径降低的幅度要大得多。
3
林分干材产量:林分干材产量:现存量、总产量;林分蓄积量=平均单株材积×密度。最终产量恒定法则:在较稀的(立地未被充分利用)密度范围内,密度本身起主要作用,林分蓄积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密度的竞争效应增强,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达到平衡,蓄积量就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不再随密度增大而增大,这个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立地及栽培集约度等非密度因素。强阳性树种不符合最终产量恒定法则:如:欧美杨人工林(不间伐类型),每公顷栽250株的比栽400株的在20年生时蓄积量高出25.0%,25年生时高出34.7%。植物种群合理密度:在植物种群的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上生产力最高的密度,不同时期的合理密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即合理密度范围(即存在上限合理密度和下限合理密度)。合理密度曲线LnW=k/[1+exp(blnN-a)] 。W为林木个体产量,N为密度,k为与生长平均相对应的平均个体产量的上限值,b、a为回归系数,exp为自然对数的底。
对林分总产量的影响:系统密度管理法 :通过造林密度的选择、幼林抚育管理、疏伐、间伐等一系列调整密度的方法,使林分从第一次进入合理密度开始,使其密度始终保持在合理密度范围之内,即经多次密度调节最终达到主伐期。系统密度管理法的意义就在于把竞争引起的能量消耗转化为生产,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3)密度对生物量的作用
合理的密度曲线:lnW=k/(1+exp(blnN-a)) (4)密度对干材质量的作用 侧枝数量、节疤数量、木材物理性质 (5)密度对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的作用 根系分布与量、养分平衡、水分平衡
5. 简述混交林培育的意义及其优点的相对性。
(1)可以较为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适当混交,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空间。耐荫性(喜光或耐荫);根型(深根型与浅根型、吸收根密集型和吸收根分散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前期生长型与全期生长型);嗜肥型(喜氮、喜磷、喜钾,吸收利用的时间性)。
(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形成复杂林分结构,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光、热、水、气等),使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可增加营养物质的储备及提高养分循环速度,使林地土壤地力得到维持和改良。
4
(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
(4)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多种效益: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二氧化碳储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的效益是更为显著的;维持和提高林地生物多样性;提高风景游憩林美景度和游憩价值。
(5)可有效地提高林木的抗性:控制病虫害的大量发生;抗风和抗雪能力较强;抗火灾能力较强。
(6)混交林优点的相对性:混交林的培育和采伐利用技术比较复杂,施工困难,目的树种产量有可能降低。树种间相互关系较难调节。
6. 简述树种混交的主要类型并各举出2~3例。
树种的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灌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7. 简述林木群体生长发育6个阶段的特点及培育关键技术要点。
(1)幼苗阶段(seedling stage):从种子形成幼苗(或萌蘖出苗)到1-3龄前,或植苗造林后1-3年。
特 点:个体存在,抗性弱;地上慢地下快。 技术关键:围绕成活率和保存率采取措施。
(2)幼树阶段(sapling stage):幼苗成活后到郁闭前。 特 点:个体存在,根系较发达,抗性增强。
技术关键:土壤管理(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等);幼树抚育(平茬、间苗、除蘖等)
(3)幼龄林阶段(young stand stage):林分郁闭后的一段时间。
特 点:群体结构开始形成,抗性增强;个体间竞争小,生长迅速;后期林木开始分化,自然稀疏。
技术关键:前期采取措施保证林木的光热水养条件;后期需促进直径和树冠生长。 (4)中龄林阶段(half-mature or middle-aged stage):
特 点:林木先后由树高和直径生长速生期进入树干材积速生期;林分密度显著降低,林分稳定;枯落物使林地土壤培肥,林分防护功能增强。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2014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