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实践教学活动周实践教学成果
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 成果名称: 关于陕西省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彭艺 学 号: 1204100219 专 业: 统计 班 级: 统计1202班 指导教师: 郝久娃
小组成员: 刘媛媛 徐苗苗 李丽莉 李姿熠 郝小英 贺姗 彭艺 翟兆楠
完成时间: 2014 年 9 月 1 日
关于陕西省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充分了解陕西省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情况,通过对陕西省农村鳏寡孤独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情况的有关数据的调查,希望能够对农村老人生活保障体系改革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调查对象
以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学生家乡所在地(农村或者是城中村)为对象,在农村对部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农村老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状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受访者基本情况; 2.受访者家庭基本状况; 3.受访者日常生活与社会环境;
四、调查总结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问题已略有成效,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健康水平逐步得以提高,但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老龄化过程出现的一系列老年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患。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而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老年人在全国老年人总数的比重超过60%,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加大,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老年人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他们生活质量不仅受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的影响,而且很大部分上是由于精神上孤独所致,这也是我国发展老年事业的一大问题。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稳定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农村目前尚且处于一个发展相对薄弱的地位,生活水平及经济条件较城市落后,农村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固然令人堪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更有必要去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为社会存在的问题出谋献策。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走访的调查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陕西省各大农村向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问卷进行走访调查,共200份,实收200份有效问卷,对调查问卷实行不记名填写,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
1、调查数据分析
(1)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卫生水平的标志,研究和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是保健事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以问卷及口诉的形式对乡村的一些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老人的患病情况对比分析来反映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图所示:
农村老人年龄与长期患有的疾病(图一)
调查发现,在调查的200位老人中,有一小部分老人身体健康,基本上不怎么生病,有大部分老人身体比较差,时有小病发生,而余下的几位老人有病在身,久治不愈。而这些老人的病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在60-70岁的老人中,高血压患者相对较多,约占其年龄阶段总人数的25%,此外,没有患病人数和患有关节炎的人数也比较多,约占20%,患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数相对较少;在70-80岁的老人中,高血压患者明显多于其他病患者,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可见老年人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健康及平时适当锻炼;在80岁及以上的老人中,患有关节炎的人数最多,其次是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免疫力下降,或多或爱好存在一些疾病问题,所以平时应当多注意饮食问题,身体锻炼问题及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岁数大,体质差,疾病多,诊治难度高,在哪里看病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今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应高度关注老人的看病问题,给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方便、低廉、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医。我们调查的200份问卷关于老人就医地点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农村老人看病场所(表一)
在哪看病 频率 百分比 32.0 46.5 14.5 6.5 99.5 .5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32.2 46.7 14.6 6.5 100.0 32.2 78.9 93.5 100.0 村里的诊所 64 乡镇医院 93 城市大医院 29 不就医 合计 系统 合计 13 199 1 200 在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近93%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健康意识较强,但也有6.5%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抗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去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也有部分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用费用高,看不起。有近32%的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诊所看病,有46.5%的老年人平时在乡镇医院看病,有14.5%的老年人会选择去城市大医院看病。可见,村里的诊所和乡镇医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但有部分老年人认为他们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或很差,村里医生少,好医生更少。大量无学历甚至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充斥着乡村诊所的人员队伍,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村里老年人得了病所花的钱,大部分老年人出一小部分,儿女们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儿女们出。可见该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他们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近几年,该村好多人都买了医疗保险,平时看病所花的钱可以报销近50%,这一举措对他们好多人是受益匪浅的。
(2)农村老人情感及养老情况
我国已于上个世纪末迈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因此老龄化问题在农村
显得尤其突出。由于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多,农村空巢家庭也逐渐增多。老年人的情感状况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生活态度及身体健康状况,因此,为推进健康老龄化,共建和谐社会,对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的情感支持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名农村老人的养老情况进行调查,对他们的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现状进行深入对比分析。通过子女探亲次数的比重能明显的反映农村鳏寡孤独老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如图所示:
子女探亲次数(图二)
由上图所示,调查的200份问卷中,有大约30%的子女能够做到一周看望一次父母,让老人们在生活之余享受到儿孙之乐,而一月或者一年看望一次老人的子女分别占据大致25%的比重,经询问,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在外谋生计而长年打工,距离家里比较近距离的打工者,如周围的县,经常是一两月回来看望老人,再比较本省或者邻近省份的打工子女经常会半年回家一次,有20%的老人们子女探望次数为一年一次,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在沿海比较发达的工业城市里打工,也有很少数人在国外打工,常年不能回来。
我们常说的常回家看看,也是这些在村里常年企盼儿孙归来的老年人的一种期望,每个作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的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事实是全国1.43亿的老年人口当中就有将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生活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要解决。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调查的200份问卷中,他们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为子女的人都应该及时尽孝,物质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远远比不上精神的富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报告1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