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发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讲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笑昨夜醉过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农发行预防职务犯罪 法制讲座上的讲稿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大家好:

根据上级检察院和上级农发行的要求,为做好农发行系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县检察院和农发行县支行共同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协调机制和协调领导小组,刚才,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对开展农发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换了意见。接下来呢,我受农发行领导的委托,就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和预防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处的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几个典型大要案案例:

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中央候补委员王雪冰,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中纪委委员张恩照,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中国交通银行原副行长鲁家善,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厦门市工商银行原行长叶季湛,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达州市分行原行长黄锦江,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原副行长覃志新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三亚分行原副行长潘在琼,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原总经理助理、资金运用小组组长唐宪伟,因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下面我就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含义、特点、案发原因分别进行介绍,最后提出一些预防对策和建议。

一、金融系统的职务犯罪含义,是指在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从事各种金融活动具有货币资金通融职能的机构中,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牟取经济利益,或滥用职权、不正确履行职责等违背其职责要求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统称。

二、当前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

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主体多为特殊主体,就是,仅限于金融机构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有金融机构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当前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出现两种大的趋势:一方面,职务犯罪案件数呈波浪式的下降趋势;另一方面,职务犯罪案件在金融案件中的所占比重又呈波浪式的上升趋势。这表明,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下,金融系统的职务犯罪处于欲缩又涨的状态,较之金融系统的其他犯罪更具有顽固性,所以说,预防职务犯罪既是金融系统查处和防范违法犯罪的工作重点,也是一项任

2

重道远的法制任务。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前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特点:

(一)是,新发大案、要案逐年增多。近年来,金融界多起高达几百万元、几千万元乃至几亿元以上大案要案被曝光,震惊全国,令人触目惊心,影响十分恶劣。金融系统案件高发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金风险,更严重影响到金融安全。

(二)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居高不下。在近几年立案查处的金融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所占比重比较大,反映了金融职务犯罪案犯掠夺钱财的贪婪性。

(三)是,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危害性严重。随着涉案金额上百万、上千万案件增多,造成银行资金大量流失和被侵吞,不仅对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影响和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四)是,从近年查处案件的情况看,单位负责人涉案比例上升,并呈现向高级管理人员蔓延的趋势。

(五)是,内外勾结合伙作案增多,导致串窝案不断发生。随着金融内部管理制度的加强和改进,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作案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手段单一、一人一案一罪的情况转向以联手犯科、团伙作案。

(六)是,作案手段多样化。作案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内外勾结骗取贷款、以贷谋私,接受贿赂;利用职务之便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包装”,帮助套取银行资金,从中非法牟利;伪

3

造凭证支取现金贪污公款;吸收存款不入帐挪作他用;利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实施犯罪等等。

(七)是,案犯年龄结构呈下降趋势,智能化作案倾向明显。在原先普遍采取收储不入帐、偷支储户存款、冒用他人名义贷款等传统犯罪手法的基础上不断翻新,智能化作案倾向比较明显。利用新业务拓展、管理不到位等违规大额透支、非法载留、拆借资金公款私用等等,这些新的犯罪手法诡秘,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增大了查处和防范的难度。

(八)是,基层操作岗位发案率高,携款潜逃者增多。金融机构的基层单位,其中直接与资金货币打交道的操作岗位,往往是金融职务犯罪的诱因。基层金融机构不仅发案率高,而且还常常发生携款潜逃案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和危害。

三、金融系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产生,是社会方面原因、个体方面原因和金融内部管理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还是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

一是治理结构不健全,基层经营管理权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金融系统基层单位往往是集制定权、决策权、执行权于一体,集人、财、物及业务经营决策权于一身,虽然有内部控制机制,但内部监督主体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存在上级疏于监督、同级没有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

二是有的单位有章不循、违章不纠、执行不力、基础管理混乱,

4

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具体表现在:对现金提取、大额资金频繁进出缺乏监督,票据管理、贷款审批等不按规定办理,重要岗位轮岗制度、柜员操作密码管理制度、柜员临时离岗签退制度等未严格执行。柜面人员制度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岗位制约失控。

三是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的业绩观,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和市场份额而定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金融犯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越来越以业绩论英雄,往往注重短期的经营指标考核,基层经营行为受经营效益和责任压力的驱动,极易因为片面追求“政绩”而出现操作风险。在重点环节控制、会计、信贷等业务操作上有章不循、违规办理,形成风险隐患。

四是查处不力、打击不够、违规成本低。金融机构一些内部业务检查往往流于形式,特别是对易发案件的风险点和重点部位的自律检查质量不高,使一些本该检查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有的金融机构从自身经济利益和部门声誉出发,对发生在本部门的职务犯罪不深究、不严查,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滋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造成了打击不力的局面。

四、预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对策

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金融系统自身的特点还是造成职务犯罪主要原因,所以,预防的对策也必须是紧密联系金融行业的实际,来实施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我认为,针对当前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发案的共性原因,防范的对策措施上,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农发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讲稿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农发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讲稿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48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