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高级废水处理工知识试卷(一)
注 意 事 项
1.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考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 得 分 得 分 评分人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总 分 总 分 人 一、选择题(第1~30 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2.0
分。满分60分):
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成分是(C )。
2.污水厂常用的水泵是( B)。
3.下列开关中( C )不是刀开关的是。
4.下列浓缩方法中,需要时间最短的是(D )。
A.间歇式重力浓缩池;
B.连续流重力浓缩池;
C.气浮浓缩池;
D.离心浓缩池
A.闸刀开关;
B.倒顺开关;
C.空气开关;
D.铁盒开关
A.轴流泵;
B.离心泵;
C.容积泵;
D.清水泵
A.无机物;
B.简单有机物;
C.有机物;
D.砂砾
5.厌氧消化池中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属于(D )。
6.污泥中温消化控制的温度范围为(C)。
7.污泥厌氧消化适宜PH范围为( B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溢流堰是为使上清液均匀溢流而设置的;
B.初沉池除渣设备分为手动和自动收集、排除两种;
C.初沉池的浮渣一般用打捞或刮除方法,然后放置或压榨脱水; D.含油脂比较多的浮渣,不能用泵吸的方法去除。 A.4.5~6.5;
B.6.5~7.5;
C.7.5~9.5;
D.>9
A. 20℃~25℃;
B. 25℃~30℃;
C. 30℃~37℃;
D. 40℃~45℃
A.好氧菌;
B.厌氧菌;
C.兼性菌;
D.厌氧菌和兼性菌
9.根据曝气池内混合液的流态,活性污泥法分为( B )两种类型。
10.以下( B)组正确表达了常见的鼓风曝气方式。
11.下列关于污水均质调节池功能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12.沉砂池的功能使从污水中分离(A )较大的无机颗粒。
13.在混凝过程中,投加絮体结构改良剂不能达到( D)的目的。
14.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吸附量随吸附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 B )。
15.以下哪项不属于减少废水量的途径(D )。
16.为保证设备操作者的安全,设备照明灯的电压应选(D )。
17.发生电火警时,如果电源没有切断,采用的灭火器材应是(C)。
18.Ⅱ类工业厂界噪声控制标准适用于( D )。
1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的主要污染物除烟尘外还有(A )。
20.生物滤池法的池内、外温差与空气流速( A)。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相等;
D.无关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碳氢化合物
A.居住、文教区;
B.工业区;
C.交通道路两侧;
D.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A.泡沫灭火器 ; B.消防水龙头;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
A.380V;
B.220V;
C.110V;
D.36V以下
A.废水分流;
B.节约用水;
C.更改生产流程;
D.废水的均质
A.减小;
B.增加;
C.保持不变;
D.略微下降
A.增加絮体的粒径;
B.增加絮体的密度;
D.胶体的脱稳
A.比重;
B.重量;
C.颗粒直径;
D.体积
A.调节废水的水量; B.均和废水的水质;
C.减少由于意外事故对废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冲击,保证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D.增加污水的停留时间,强化各种污染物的去除。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A.好氧与厌氧;
B.推流和完全混合式;
D.多投水法和生物吸附法
C.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
其中,①旋流式;②全面曝气式;③射流式;④水下搅拌式;⑤表曝式
C.增加絮体的机械强度;
21.为使得反应器正常运行,污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应比例适当,其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比例为
BOD5:N:P=( C )。
22.以下四种物质中,( D )不属于有毒物质。
23.二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要点包括沉淀时间的调节、入流闸的调节、污泥刮泥机的运转、活性污泥排泥量
的调节以及(A )。
24.二次沉淀池正常时的管理内容包括( C )。
25.沉淀池的形式按( B )不同,可以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26.下列哪一项不是过滤法去除污染物的主要途径?(D )
27.下列哪一项不是滤料应该具有的性质?(D )
28.不能用于中和硫酸废水的中和剂是(C )。
29.下列关于加压溶气气浮法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D )
A.空气溶解在加压条件下进行,而气浮池在常压下运行;
B.空气的溶解度大,供气浮用的气泡数量多,能够确保气浮效果;
C.气泡微细、粒度均匀、密集度大,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微小颗粒的固液分离;
30.污水中总固体量(TS)是把一定量水样在温度为( B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的重量。
A.100℃~105℃;
B.105℃~110℃;
C.110℃~115℃;
D.180℃以上
D.不能人为控制气泡与废水的接触时间 A.石灰;
B.电石渣;
C.烟道气;
D.苛性碱
A.足够的机械强度; C.适当的粒径级配;
B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D.较强的吸附性能。
A.筛滤作用;
B.沉淀作用;
C.接触吸附作用;
D.离子交换作用。
A.池子的结构;
B.水流的方向;
C.池子的容积;
D.水流的速度。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⑦
A.曝气池SV的测定和二次沉淀池透明度的测定; B.曝气池SV的测定和DO的测定; C.曝气池MLSS的测定和DO的测定; D.二次沉淀池透明度的测定和DO的测定。 A.砷;
B.酚;
C.氰;
D.碳
A.10:5:1;
B.1:5:10;
C.100:5:1;
D.1:5:100。
①池的操作;②设备调节;③排泥量的调节;④水面观察; ⑤浮渣去除;⑥透明度的测定;⑦DO的测定。
得 分 评分人 二、判断题(第31~70 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1.0分。满分40分)
( T)31.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与活性污泥法一样是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 F)32.生物膜的更新脱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 T )33.为了减轻生物转盘工艺中使用的盘片的重量,盘片大多由塑料制成。 ( T )34.目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厌氧处理方法。 ( F)35.各种甲烷菌适宜的温度区域都是一致的。 ( F )36.检修消化池时,不必完全排尽池内的消化气。 ( T )37.三相分离器是UASB反应器中最重要的设备。
( T)38.挂膜也就是生物膜处理系统膜状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过程。
( T )39.生物滤池处理的污水PH适合范围为5.5-9.0,以6.5-8.5较佳。 ( F)40.二次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应作为剩余污泥全部排出处理系统。 ( T )41.长方形的初次沉淀池,根据经验长宽比最好在4:1以上。 ( F)42.初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越小,SS去除率越低。
( F)43.同化是指微生物为了获得合成细胞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等所需的能量,将吸附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的过程。
( F )44.在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初期吸附,活性污泥的耗氧量与表观有机物去除量有关,与被氧化和同
化量有关。
( T)45.按去除的主要污染物,活性污泥法可分为以去除有机物为主的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和除去除有
机物外还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二级强化处理活性污泥法。
( T )46.鼓风曝气方式有旋流式、全面曝气式、射流式和水下搅拌式四种形式。
( F)47.当曝气池池面出现大量白色气泡时,说明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太高,应设法降低污泥浓度,使
其达到1~2g/L。
( T )48.正常情况下,是以曝气池出口SV为指标对鼓风曝气池中的MLSS进行调解。
( T )49.二次沉淀池的池底坡度,圆形池与正方形池为5/100~10/100,长方形为1/100~2/100。 ( F )50.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设在城市的上游地段,并要求与建筑群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 T )51.生活污水中有机磷含量约为3mg/L,无机磷含量约为7mg/L。 ( F )52.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不能用BOD、COD作指标,只能用TOC作指标。
( T )53.在压力溶气气浮处理过程中,当加压泵的压力过低时,为了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势必需要增
加溶气水量,从而造成气浮池的容积大大增加。 ( T)54.斜板(管)沉淀法是根据浅层沉淀的原理开发的。 ( T)55.厌氧消化能使污泥的容积减小1/2-2/3。 ( T )56.板框压滤机的缺点是不能连续工作。
( F)57.板框压滤机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污泥注入、压滤、滤饼除去和滤机闭合四个步骤。 ( F)58.管道连接只有螺纹连接和法兰连接两种。
( T )59.在过滤过程中,污水中的污染物颗粒主要通过筛滤、沉淀和接触吸附等三种作用来去除的。 (F )60.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缩短曝气时间、降低污泥浓度、减少泥龄,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T )61.合建式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回流量,可以通过调节回流闸板进行控制。 ( T )62.在过滤过程中,细微悬浮物是被深层滤料的沉淀作用和接触吸附作用去除的。 ( F)63.承托材料的粒径大小具体取决于滤料的粒径,而与反冲洗的配水形式无关。 ( F)64.混凝法去除的对象主要是废水中溶解态的污染物。 ( T)65.噪声的计量单位用dB(A)表示。
( T)66.当进水SS浓度过低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可通过超越管路使污水不经初次沉淀池而直接进
入曝气池,以防止曝气池内发生污泥膨胀和污泥指数上升。
(F )67.按曝气方式,活性污泥法可以分为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机械曝气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曝气活性
污泥法。
(T )68.在混凝剂与废水中胶体和细小悬浮物的反应阶段中,搅拌强度或水流速度应随着絮凝体颗粒的
增大而逐渐降低。
( F )69.采用滤纸法或滤膜法测定同一水样的悬浮物,其结果基本一致。
( T )70.测COD 的高锰酸钾法按溶液介质可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废水处理工高级工技能考试试卷(三)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