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沸腾的菊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 【超星讲座】 邓晓芒

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

一般只谈病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教育体制---病灶,官本位的体制。病根是传统文化心理模式:忠孝立国。 病灶:只谋饭碗,很少人考虑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中国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人想要把自己的下一代教育成什么样的人?今天已完全失去了目标。完全不考虑这个问题,从大学到中小学到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把孩子往高考的独木桥上赶。

从小受到的教育两点:

·服从,无条件的服从地位比自己高、权利比自己大的人,哪怕是小小的班长、组长,从服从官到要努力当官——官本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一心想自己将来要当更大的官;

·潜规则,从小就培养孩子要懂得潜规则。当然也教一些明规则如不要随地吐痰等等,但真正通过教育使学生得到的是明规则是可以违反的,明规则摆在那里,可以说假话、大话、空话,可以做缺德的事、违法的事,可以没有任何底线。而潜规则不能违反,即听话听音,要善于体会明规则底下的言外之意。冠冕堂皇的道德伦理、八荣八耻、····不够,还要从中体会到潜规则的含义。这是我们从小受到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例如大学教学评估,面对检察大员,为

1 / 13

了维护名誉弄虚作假。这是一种训练。怎样当官?服从、遵循潜规则(潜规则不可违背)。冠军周扬先感谢父母,政协委员批评体育总局忽视了“德育培养”,父母也检讨周扬年纪小不懂事,下一次教育他先“感谢国家”。果然,后来面对采访周扬就被成熟了,懂得了说假话、套话。大家都感到恶心。中国的孩子就是这样被教育的。 中国教育的内容,就是用一切的方式包括假话、套话和欺骗的方式来使人服从,服从潜规则,明规则可以不顾。这就是官本位的来历。服从地位高的人,有权的人。

表现在教育方式上,种种弊端,教育的大跃进、大学的扩招、高收费、学校体制的衙门化、行政主导下的市场化、教育腐败、学术腐败,都出自于官本位。只要有了权,什么事情都办得到,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文凭有文凭,要论文有论文,要素质有素质,唯独要学术要思想,没本事。

大家都看到官本位,深恶痛绝,认为是教育领域的巨大毒瘤。 但是,究竟是官本位导致了教育腐败,还是腐朽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官本位?

我们今天的官本位与一般的官本位不同,是一种特种的官师合一(史称君师合一)的官本位。只要是一把手,就是教育者。出了问题,是领导没有教育好下属。(韩非子“以吏为师”,孔子“以师为吏”(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柏拉图哲学王)。

2 / 13

教育的真正病根,出自以“忠孝立国”为目标的官方教育理念。这就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整个政治体制问题。忠孝是为了当官,治国平天下。

因此教育理念的变革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这种官师合一的教育理念不改,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希望。

今天的改革唯独教育改革难以推进,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讲

在中国自古以来教育就是家庭和社会的纽带,一个人有教养就是有“家教”。有家教的人是善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的,是家庭、社会、家庭与社会的纽带,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有家教的人到社会上是受人欢迎的,所以又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教,从孝从文,“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育是倒写的“子”字。“育,养子使作善也”(同上)。可见,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核心是“孝”,是家庭中垂直式的训育。社会的教育,。基本教材是孝经。教即孝,孝也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孝经就是教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孝经讲明了其中的道理:“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圣人因言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3 / 13

孝可转移为忠,忠是更高的孝,家里服从惯了,到社会上就习惯性地服从、顺从,奴性,不需威吓,也不需要武力强制。

而孝根植于人的自然本性:“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弃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同上)

因此,圣人因性施教,放大为政治制度。《孟子尽心上》:“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中国的政治体制理论上是建立在“民心”之上的。老百姓拥护才有合法性。但如何得民心?要靠善教--如何善教?要教民成孝,然后由孝而忠,忠上、忠君。忠就是大孝,以孝顺的心态来事君,把君王看作伟大的父亲。文革跳忠字舞,唱“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就是传统的。文革没有把一切传统破坏,而是复辟,其潜规则是一场复辟。 孝经的博爱其实不博,而是爱有差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两者不可等同。齐家,才能平天下。敬爱其亲人和敬爱他人两者不可得而兼之,也不可等而同之,而是有先后、有礼数的。所以博爱只不过是人人皆有之爱(民莫遗其亲),而不是对所有人的平等之爱。是私爱,不是博爱。 于是,每个人的私亲之爱主观上都是要优先于爱他人,但现实中一人之亲与他人之亲之间又总是遇到客观的先后问题,所以即使每个人都

4 / 13

讲究孝道,也免不了整个社会陷入各家各户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各为其家、各为其主、一盘散沙。于是需要一个大家长,来摆平小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族长——县官——府官——皇帝。逐级摆平。 第三讲

中国人的服从不仅仅服从家庭、家长,而且服从大家长,而且“忠”是更大的孝。通过这个过程,孝的教育的意义就由家庭提升到了国家“政教'的层次。所以这个历来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合一的。 只有通过大家长式的专制主义,形成”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国家体制,才能在全社会落实“爱有差等”的“博爱”。“和谐”就是有差等的“和”,是不平等的关系,各守其分,不越出自己的名分、地位。所以看起来是温情脉脉的孝道、和谐,其实隐藏着专制主义的必然逻辑。没有官本位的孝、忠,是不能形成大一统的专制政权的。 官方和黑社会的道德原则是一致的都是忠与孝。

在教育领域,人人都追求成为“学官'”,所谓“学而优则仕”,要成为更高的教育者和大家长(父母官)。

只有当了父母官,才有更高的教育资格,光有学问是不行的。 在政治领域中,官员治学理所当然,所谓“仕而优则学”,是当然的教育者。这种荒谬的教育体制,在以孝为本、以服从为目的的文化传统中就一点也不荒谬了。这不仅仅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而是国家体制的问题、思想传统的问题。中国的官本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性质的官本位,最高的代表就是君本位。古代的君王经常用庭训、廷杖的方式

5 / 13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78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