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复旦-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李春-期末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海风少女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史

第 一 讲 机关报体制的推行 1949-1955

一、民国时期的多元新闻业

1、北洋政府时期半官方新闻业与非官方新闻业的并存

2、国民党执政时期官方新闻业、半官方新闻业与非官方新闻业的并存

二、私营新闻业的消亡

1、没收反动的、保留中间的、保护进步的

“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的决定” 1948年11月 “中共中央对新解放城市的原广播电台及其人员的政策的决定” 1948年11月 中宣部关于电影工作的指示1948至1949年 2、幸存私营报纸生存艰难

3、政府对私营报纸的扶持:从私营公助到公私合营

三、毛泽东撰文为中共新闻体制辩护 1、作家胡风私下抱怨“舆论一律” 2、毛泽东撰文《驳“舆论一律”》

四、中共新闻工具的主要功能 1、政治动员

典型宣传:劳动模范、战斗英雄 2、政治教育

正反对比:新旧社会对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比 3、监督下级

(1)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2)中宣部关于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问题的批示 五、新闻报道的困扰 1、合理想象 2、公式化 3、造假 4、负面事件 1、合理想象

??倒下的黄继光并没有牺牲。他的左臂和左肩被射穿了两个洞。他回过头来望了望,看见他的两个战友都一声不响地躺在那里,爆破的任务就完全落在他的身上了。于是他忍着痛,用脚蹬着山坡上的虚土、碎石和敌人的尸体,向着火力点一步又一步地爬去。机枪子弹成群地落在他的头前、脚后和身边,溅起的碎石打到他的身上。但是他不顾这些,他继续慢慢地向火力点爬去,直爬到离火力点只有八九公尺的地方,他就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准备把手雷仍向敌人。正在这时,一梭子机枪子弹又射进了他的胸膛,他又倒下了。他的握着手雷的右手,向前伸着平放在地上,他胸膛上被射穿了五个洞,鲜血汨汨地流着,他昏迷过去了??

??一阵阵的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颈上,敌人的机枪仍然嘶叫着,他从极度的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轻微的呼吸都会引起胸膛剧烈的疼痛。他四肢无力地瘫痪在地上。他挣扎着用负伤的左臂半支起身体,然后用最后的力气举起右臂,把手雷向火力点扔过去。轰然一声,手雷在距离火力点不远的地方爆炸了。火光夹着黑烟冲天而起, 敌人的机枪不响了,黄继光也被这巨大的爆炸震得昏迷过去。 ??在这时候,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

新华社记者石峰、王玉章《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刊载于 《人民日报》于1952年12月20日 2、公式化 3、造假 4、负面事件

第 二 讲短暂的改革(1956年-1957年6月)

一、改革的方向

1、对知识分子实行双百方针

2、对人民内部矛盾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

二、党中央指导下的新闻产品改革

1、鼓励《人民日报》扩大报道范围和开展自由讨论 2、 鼓励新华社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

(1)既要学塔斯社,也要学资产阶级通讯社 (2)国际报道要让人民知道有人在骂我们 (3)国内报道好的要讲、不好的也要讲 (4)新闻报道要做到真实、客观、有立场 (5)新华社还是当老百姓好 3、降低《参考消息》的保密等级

三、新闻业界与学界的回应 1、对僵化管理的普遍不满 2、王中对党报理论的批评 报纸产生的根源 报纸的两重性 报纸的职能

列宁的说法“报纸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是集体的组织者” 报纸怎样为党政中心工作服务

四、党的领导人关于“政治家办报”的告诫

第 三 讲 大跃进神话 1958

一、大跃进运动的背景

1、社会主义改造与“一五”成就的激励 2、苏联赶超西方战略及波匈事件的影响 3、中共的政治经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二、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角色

1、领袖: 威望与动员能力 2、各级党组织: 会议为主要传播途径 垂直向下为主要传播特征

书记挂帅、树典型和群众路线三种工作方法 3、各方面群众: 热爱领袖热爱党 信息匮乏 世俗功利

三、大跃进运动的宣传工具

1、报纸:报道、评论、文艺作品 2、刊物:理论

3、图书:事迹汇编

4、广播:广播大会、现场会

5、电影:新闻纪录片、跃进题材故事片 6、群众文艺活动:诗歌、新民歌

四、大跃进运动的叙事 1、全方位高密度覆盖 2、以政策为叙述框架 3、以奇迹为叙述焦点 4、关键事实空缺

五、大跃进失败后的话语转换 1、降调:主流是好的

2、归因:敌人破坏;我们的缺点、错误;自然灾害、苏联逼债

3、宣扬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学雷锋;学解放军;学大庆;学大寨;学焦裕禄)

3、防范坏思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艺术与学术领域的批判

第四讲典型报道的传统与革新1942年至今

一、典型报道的兴衰

1、1942:延安劳模吴满有与典型报道的兴起 2、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典型报道的繁荣 3、1980年代末至今:典型报道的衰落与革新

二、传统典型报道的情节构成

1、主人公接到命令:上级的直接命令; 职位的变化;职责

2、任务的艰巨性:危急关头;长期困难 3、执行任务:一系列动作;一系列措施

4、工具的匮乏:物资、资源、资金、政策等

5、对头的破坏:直接破坏;险恶环境;周围的人思想落后 6、主人公反击对头:反抗;周旋;教育 7、主人公思想的变化:挫折与动摇

8、对家和亲人的疏离:生活质量差;对亲人严要求且未尽义务

9、个人身体的危机:执行任务的结果;意外事故;执行任务加剧病情 10、主人公得到帮助:上级支援;他人帮助;坚定信念或形势变化 11、任务完成:危机解除;工作对象状况的改善 12、主人公个人状况恶化:病情恶化或死亡

13、主人公的的遗物:信念的标志;职责的标志;克己的标志 14、奖励:表彰会;追悼会;他人称赞;职位升迁

三、传统典型报道的叙事危机

1、全知视角的滥用:合理想象;消息源缺失 2、叙事声音的强势介入:主观性评论 3、英雄叙事模式:千人一面 4、国家话语:专断、单义、僵硬

四、传统典型报道的叙事革新 1、客观叙事方法的使用 2、主人公的类型化

第五讲 假大空的盛行 1966-1976 一、“大民主”的表象 1、“四大”和“小报”的泛滥 2、对“四大”和“小报”的控制 3、无所不在的禁忌

(1)禁忌的范围:反对掌权者或其意识形态 例:遇罗克、张志新、林昭等反革命分子

(2)禁忌的延伸:无意中亵渎掌权者或其意识形态 例:报纸的排版

二、虚假的叙事与大而空的论说 1、虚造事实为政治宣传服务

2、以政治话语(大道理)代替叙事 3、滥用领袖语录

4、气势雄壮语调高昂 5、 以政治口号结尾

三、评论文章的论说套路 1、套话连篇 2、专横武断 3、含沙射影

4、篡改历史和歪曲事实 5、断章取义

6、 一面之词(发表机会)

四、专写政论的写作组

1、大跃进时期涌现的写作组

2、中苏论战时期的“九评”写作组 3、林彪宣扬“笔杆子”论 4、文革时期的五大写作组 梁效写作组 罗思鼎写作组 池恒写作组 唐晓文写作组 初澜写作组

第六讲学习“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1977-1981

一、整治假大空与帮八股 1、对假大空与帮八股的揭露 2、领导人政务报道开新风

二、国际报道与外交表态的分离

1、领导人肯定外国专家对中国新闻报道的批评 2、新华社国际报道的突破 3、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的改变

三、负面新闻的恢复

1、批评报道从揭露特权开始恢复 2、 人祸天灾新闻的复出

四、对新闻职业意识的呼唤 1、新闻的稀缺

2、主管部门督促广播电视发挥自身优势 3、国家领导人督促新闻报道改革

3、 中国新闻工作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

五、单纯灌输向告知说服的转变 1、国家大事有所公开

2、允许发表群众的某些牢骚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复旦-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李春-期末复习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复旦-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李春-期末复习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83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