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4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回答1~3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被破坏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2.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
3.塔里木盆地的北部有炽热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番茄与东北地区的番茄相比,正确的是
A.用水量大,单产低 B.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C.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D.含糖量大,口感好
2011年PM2.5一举登陆各大网络媒体和报刊,从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读2011年卫星监测部分地区PM2.5数据表,回答下列4~6题。
朱夫盆地 刚果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3 PM2.5(u9/m) 45~50 0~10 50~55 75~80
注:朱夫盆地位于西部撒哈拉沙漠。
4.影响朱夫盆地和刚果盆地PM2.5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气候 B.气候、植被 C.植被、人类活动 D.人类活动、地形 5.影响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PM2.5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 B.人类活动 C.气候 D.地形 6.降低四川盆地内城市地区PM2.5指数的主要举措是
A.节能减排 B.人工降雨 C.加强监测 D.植树种草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阅读下面的“中国现代辛辣指数分布区比较图”,回答7~8题。
7.“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不怕辣”,其主要原因是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8.川、渝、湘等重辣地区都位于我国 A.四川盆地文化区 B.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C.东部季风区及农耕区 D.长江上游地区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图4),回答9~10题。 9.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10.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右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1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C.局地水域 D.植被分
1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1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14.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①a省区是我国商品棉基地之一,其种植棉花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
③图示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c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关于b、d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e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
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
与年降水量对照图,回答11~13题。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件 布 D.洪水
14~15题。 是
的优势条件是热量充足 因是气候干旱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6~17题。
时间 农作物种植 16.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7.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
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积和人口比, 碱 D.光照、风沙
6月~9月 玉米 9月~次年6月 小麦 6月~9月 玉米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省区 ① ② ③ ④ 稻谷 0.1 37.7 8.2 87.2 小麦 22 2.6 56.5 0.4 玉米 62.3 37.3 29.1 4.8 其他 15.6 22.4 6.2 7.7 下表是我国四个省区(黑龙江、河南、山西和湖南)粮食作物构成统计表,读表回答20~21题。
20.四个省区中位于华北平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麦苗青青菜花黄,蜜蜂飞舞采蜜忙”这一农业景象在哪个地区最典型
A.① B.② C.③ D.④ 22.四个省区中粮食商品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甲图)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乙图),回答23~24题。
23.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A.冀 B.鄂 C.甘 D.吉 24.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 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下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5~26题。25.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体是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南、西北向中间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26.图中A处降水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是
A.0 mm~200 mm之间,盆地影响 B.200 mm~400 mm之间,西风影响 C.400 mm~800 mm之间,山地影响
D.200 mm~400 mm之间,山地影响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图中M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28.有关图中省区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丘陵地区开辟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C.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茶树等多样化农业生产 D.重点发展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 29.右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C.西北地区
下图是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比重图。据此回答30~31题。 30.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处于背风坡
31.在图中④地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A.棉纺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IT(软件)工业
B.华北地区 D.南方丘陵地区
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2~33题。32.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3.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34.关于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不同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跨纬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B.②省区地表崎岖,地势北高南低C.③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 D.④省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35~3635.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36.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题。
A.① B.② C.③ D.④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37~38题。
37.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38.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 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下图为我国南海诸岛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9~40题。 39.三沙市成立期间
A.三沙市正处于旱季 B.旧金山(37°N,122°W)水循环活跃 C.内蒙古草原牧草枯黄 D.悉尼(34°S,151°E)低温少雨 40.永兴岛至海南岛的最近距离约为
A.100千米 B.300千米 C.500千米 D.700千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4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