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沪教版版一下《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WORD教案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若水盈盈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2.会使用符号“>、=、<”对数与加减算式进行比较 。 3.运用数卡探究解题策略:先测定(推断)最大的得数和最小的得数,然后所有余下的得数在它们之间 。 通过探究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 过程、能力与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策略。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 一. 引导观察 师:小朋友,小丁丁、小巧和小亚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小丑叔叔,他们兴致勃勃地踩上高跷,和小丑比高低,比下来的结果怎样?请小朋友说说比较的结果。 我们已经学过“>、=、<”号,能不能用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例如:小巧踩着高跷比红鼻子小丑矮,我们可以说: 小亚的高度 + 高跷的高度 < 小丑叔叔的高度。 二.揭示课题: 师:比较物体的多少、高矮、轻重等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可以用数字来代替这些数量:如用6表示高跷的高度, 用11表示小丑叔叔的高度,那么小巧的高度就可能是几呢? ( )+6<11(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比一比”,出示课题。 三.指导审题 1.板书:6+( )〈11 0、1、2、3、4 提问: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符合题意的所有答案呢? 小结:可以先想6加几等于11,6+5=11,由于和要比11小,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选择 引入 一.观察“踩高跷”图,把自己的发现游戏引入,激发说给大家听。 兴趣 1. 生:小巧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矮。 生: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一样高。 生: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 2.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比较的结果。 生: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同样高。 我们可以说:小丁丁的高度 + 高跷的高度 = 小丑叔叔的高度。 生: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 小亚的高度 + 高跷的高度 > 小丑叔叔的高度。 展开 三.探究解题策略 1.解答6+( )<11,探究解题策略。 (1)审题,这里是谁和谁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2)思考:哪些数合适? (3)生:我发现最小的答案是0,因为加数越小,和越小,6+0<11。1也可以,2也可以,3、4也行。但5却不行,因为6+5=11,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找到解题策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所以加数就要比5小。 2. 指导校对 3.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练习的都是加法题,你们能不能自己编类似的减法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练习的在不等式里填上合适的数,有时不能超过某一个数,有时又不能比这个数小,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最大的或最小的这个数找出来呢? 不符合题意。那么,比5大的数肯定都不行。 2.独立练习p6③ 8+( )〈14 3.学生自编减法的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自编题,将练习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拓展 板书 ( )里最大能( )里最小填几? 能填几? 8+( )<12 8+( )>12 12-( )>5 12-( )<5 ( )-6<11 ( )-6>11 小结:要找8+( )<12的最大数和8+( )>12的最小数,可以先算8+( )=12,( )里填4,要使结果小于12,加数就要比4小,比4小的的最大的数是3,要使结果大于12,加数就要比4大,比4大的的最小的数是5。 比一比 6+( )〈11 0、1、2、3、4

十个十个地数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7-8页

设计意图: 《十个十个地数》这一内容是在第一学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的延续和拓展。要让学生认识十位和个位数位表及它们的读写法。概念学习对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而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积极自主探索,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得更深刻,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在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拓展,这样也进一步地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对物体个数的估测,培养学生的数感。

2、经历数数,让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的过程。

能力目标: 对一些物品会进行十个十个地捆扎、认识十位和个位数位表及掌握它们的读写法。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同时感悟数学的简洁美,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十位和个位数位表的认识及读、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知

1、师:(出示图片)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以畜养牲口为生。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的任务,比如我放羊,你喂猪,他养牛┉而且都有一定的数量,并要确保计数正确。人们为此想出了不少的好方法来进行计数。(学生看书,同桌讨论古人是怎么做的) -----用刻痕来表示数

2、(出示书上羊的图片)让学生估测羊的个数并同桌之间交流 师:那到了今天,我们可以怎么准确地计算出羊的个数? 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好的.可是怎样让别人一看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你数羊的方法及羊的个数?(生讨论)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十个十个地数》(板书)

[以“远古的计数方法”这个故事形式引入,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此初步地渗透估测的思想,此后在讨论中回忆起第一学期十个十个数的方法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 学习新知

1、 师出示表格

圈(十只) 2 单只 6 学生在书上进行圈画,并将圈画与单只个数写在表格中 交流反馈,引入写法

(师小结:十个一圈,圈数就是十的个数,写入“十位”栏内,单个的个数写入“个位”的栏内)

十位 2

引入读法:

(1)明确2和6各自表示的意思:2写在左边,表示2个十,6写在右边,表示6个一. 先让学生尝试说,后全班学生齐说

(2)学习连贯的读法:2个十,6个一是二十六 (全班齐读,同桌互说) 2、师出示一堆小棒(23根)

个位 6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用好方法计数(10根一捆)并完成下列填空

十位 2 (2)个十和(3)个一是(23) ( 20 ) + ( 3 ) = (23)

交流反馈: 20是哪里来的?(2个十是20)

3是哪里来的?(3个一是3) 23呢?(20和3的和)

全班齐读

3、完成书上练习: 35 、 57 、 54 、100 指导:计数、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

交流反馈

( 100:渗透百位的认识)

[从以前单纯的十个十个的数引升到十位和个位的写法及读法,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在学生初步地会写会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小棒,写和读,是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及掌握。在“捆扎小棒”中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学习。百位的渗透为后面“百数图”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 拓展新知 第8页第4题

(1)师:看小朋友做得那么好那么快,小青蛙一个个都跳出来祝贺大家,来了多少呢?让我们先猜猜大概有几只?然后再用圈来数一数并完成旁边的表格。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2)交流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20+7=27) 四、 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在开学2周后还是没有适应学校的学习,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尤其不在状态。连最基本的圈圈数数也出错很多,没有很认真的去数十,个别学生对于每个数位上只能是一位数还显得有些陌生。接下来的应对措施就是注重课堂习惯的恢复和培养,让学生尽快适应轻松有序的学习。

个位 3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沪教版版一下《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WORD教案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沪教版版一下《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WORD教案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36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