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全神贯注》教学感悟
禹城市铁路学校 张剑迟
《全神贯注》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一、抓住课题,巧导入 二、围绕课题,深感悟紧接着,我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学生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有一次,我看一本课外书都看得入迷了,连爸爸、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有的说:“老师,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上星期天吃饭的时候,为了思考一道没有解答出来的题,竟夹起妈妈碗里的饭菜往自己嘴里送,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课文最后一段:“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这两句话是茨威格对这件事的感触。怎样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一、“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二、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了什么?为什么比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三、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哪些是我们值得我们做的事?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地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难度,既悟懂了道理,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一节课,可以说从备课开始一直到学生作业完成,整个过程都有许许多多的收获,有很多启示。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在默读探究一环节,还应再要求的细一些,把课文中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画,在交流研讨一环节也应分开来,细细去品读,通过多读去谈体会,学生收获会更大。有个老师总结得很好:略读课文的教学将教师推到一个更“隐蔽”的角落,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
略读教学的“略”与“不略”的思考
禹城市铁路学校 张剑迟
目前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许多教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常常忽略,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来上,唯恐学生不会,无论是字词句段还是篇章结构,都不敢放手,紧紧地带着学生走;有的教师又认为略读课不考试,干脆放任自流,随便让学生浏览一下,既没目标,也没要求,就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在阅读课的教学上,精读课和略读课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精读课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那么略读课就是让学生把学过的方法用于实践。略读课的编排意图就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我们要重视略读课的教学,处理好“略”也“不略”的关系,才能在教学真正发挥略读课的作用。
一、略读课教学“略”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第二学段第五册开始,在保持一定量选读的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且随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大略读的份量,精读相对减少。至第三学段五年级上册起,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并且不仅仅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在略读课的教学中,老师如果再紧紧把住学生不放,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那么略读就失去它的训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略读课什么该略。
1、教师的教应当“略”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一个有机的延伸,是将精读课文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是为学生创设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因此,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已由幕前转到幕后,教师首先要做到“略”教。
从略读课的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只要抓注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因此教师要放手,让靠学生自己
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如果教师还象精读课那样一味把着学生的手,从词语的理解,关键句的感悟,到篇章结构的分析都一路带着学生走,那么略读课就真成了精读课,从而失去其作为训练学生运用方法的桥梁作用。
2、字词句的训练应当“略”
略读课文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教材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逐词逐句去带领学生精读、细品,词句的理解不应作为训练的重点。否则,会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妨碍学生对所习得的阅读方法的运用和巩固。字词句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确实遇到有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稍加点拨。如《山雨》一课,有大量描写景物的优美句子,有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舍不得放手,带着学生品读句子、分析修辞手法,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剥夺。教师只需提醒学生自已阅读,在文中找出描写优美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写的,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这样学生就会自主进入学习状态,通过阅读自行感悟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
二、略读教学“不略”的思考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教学不能理解为忽略,我们在注意到“略”的同时,更应注意“不略”的方面,才能使略读课的教学避免“放羊”的现象,真正使学生的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1、学生的读不能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就提出了略读的要求。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是为用“法”服务,起到巩固的作用。因此,略读课上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略读课的学习掌握所习得的阅读方法,逐渐熟练运用,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夯实的基础。教师课堂上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要为学生创设阅读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自读自悟中,在生生的交流互动中不断
复习巩固所习得的方法。如《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教师可以抓住“葬礼”一词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葬礼”?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葬礼”?开这个“葬礼”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交流,运用单元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生生之间进行自主阅读,互动交流。
2、教师的导不能略。
略读课上,由于提倡学生学得自主,教师说得少而精。于是,有的教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读,课堂似乎是以学生为主体,可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哪?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体现在哪?这些都得打个问号。自主阅读不是让学生自己盲目阅读,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教师要授之以法,让学生循法而学,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如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如果经常这样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就一篇略读课文而言,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必须给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提醒学生运用阅读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自主选择式阅读,即在自读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方法,并根据自己的选择阅读思考,然后交流,如《彩色的翅膀》;重点式阅读,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如《别饿坏了那匹马》;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指导。老师的导是导航的灯,而学生在课堂上就是由于有航灯的导航,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误入歧途,才不至于使课堂上的阅读成为无效的劳动。
3、学生的积累不能略
略读课文的编排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达到帮助学生学习、运用、巩固方法的目的,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累是不能忽略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把精彩的句段积累起来,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
如十二册第三单元是描写人间真情的文章,阅读训练的重点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特点,感悟人物的品质。《穷人》、《唯一的听众》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学生在精读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词句的品读掌握这种方法。在《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去聆听》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阅读文章,品味文章的感情,并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可以向学生提供其他文章的阅读,教师甚至可以布置学生在堂上摘抄最精彩的描写人物心理和描写环境的句子,在小组中交流。这样可以使课内与课外的文章进行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大学生的信息录入,强化学生对方法的运用,使他们对方法的掌握和巩固得到有效落实。
另外,在单元教学课将结束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对整组课文的简单回顾与畅谈,这样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又适时地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密切地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因而,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容轻视,教师要真正做到教学上的“略”与“不略”,使略读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中年级略读教学教学研究反思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