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教育史教案 (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抚摸昏黄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课程评价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

首先表现在考试的时间安排上,有旬试、月试、季试、岁试和毕业考试,通过毕业考试的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在考试的方式上,有帖经、口试、杂文和策试,其中帖经考查学生对经书的记忆程度,口试考查学生对经义的理解程度,杂文考查学生的书写和写文章的水平,策试考查学生对时务问题的态度和观点,这就引导学生一方面要熟读经书,另一方面还要关注社会现实。

(4)有了比较独特的课程计划及修业年限要求。

把九经按字数的多少分成大中小三类,每经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修习,跟现在的课程计划安排类似。

(5)专门学校有了详细的课程计划和评价要求; 以算学为例:分两个专业班进行:一班习《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十五人;二班习《缀术》《缉古》,十五人;而《纪遗》《三等数》则两个班都学。并且对每门课程学多长时间有了明确的要求:《孙子》《五曹》共限一年;《九章》《海岛》共三年;《张丘建》《夏侯阳》各一年;《周髀》《五经算》共一年;《缀术》四年,《缉古》三年。” 这在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上是一个创举。

还有与算学相适应的考试方式,主要是试读和试讲。

试讲:是就教材的某段设为问题,要求回答问题时数字准确无误,掌握演算方法,并明白采用演算方法的道理,才算合格。 试读:要求读十得九,才算合格。 试讲和试读两者都合格,才算及第。

其他专科学校皆有各自的课程计划和评价方式。

(6)道家经典成为官学课程内容,是这个时期的独特现象 主要是唐朝统治者为了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力,提升自身家族的地位,借助与老子同姓“李”这一历史渊源,以提升自身地位的地位,达到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

2、成因

(1)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经济上是当时的世界大国、强国

文化上,诗歌,书法(继承并发展王羲之),绘画(吴道子),文坛的韩愈、柳宗元等。

2、科举考试制度日益发挥选才的作用 自隋唐以来实行的科举制,其最大贡献就是为庶族寒门子弟进入统治阶层打开了一扇门,打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豪门贵族占据统治阶层的局面。

3、对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 补充:唐朝及以后科举制的发展

隋朝曾以十科举士,后来逐渐集中到秀才、明经、进士等科上。唐朝时期对各科取士标准进行了完善。

1、科目标准和贡举名额

秀才:博识高才强学待问无失俊秀者; 明经:通二经以上者;

进士:明闲时务精熟一经者; 明法:通达律令者。

分配名额:根据各州人数,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

2、科目设置适时变化

唐高祖武德初年设四科:明经、秀才、俊士、进士;

开元二十六年: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后大多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上。

后来根据情况还增加有道举、史科、字科等,实行的时间短,影响力小。

3、增加考试内容

隋炀帝时,进士科独试策;

唐初年,也只试策,秀才科试方略策,明经科试经策,俊士、进士试时务策。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

明经科:每经帖十,取通五以上;问大义十条,取通六者;答时务策三首。 进士科: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试杂文二首及时务策五道。杂文专试诗赋。

4、科举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流变

读书之人报名参加县级考试之后,获得童生的身份,如果不报考,即使终身读书,也称为白丁。

童生报名参加县主持的县试,合格者继续参加知府主持的府试,合格者继续参加省学政主持的院试,通过者获得科举最低的功名: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学士学位。

秀才可以报名参加由省学政主持的乡试,地点一般在京城或各省会城市,考三场,一般在农历八月进行,所以又称秋试。通过者称为举人,已经具有任官资格。相当于现在的硕士学位。 举人有资格报名参加第二年的会试,由中央礼部主持,皇帝任命主考官。一般在春天,所以又称春试、春榜、春闱。通过者称为贡生,获得参加殿试的机会。

殿试在会试结果出来之后随即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只排名,不淘汰。分三榜: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考试生涯结束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中国教育史教案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中国教育史教案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56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