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传播学教案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本末倒置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

1、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爱。人际传播交换的主要是后三种资源。 2、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 3、约哈里之窗

自己了解

开放区域 自己不了解

盲目区域

他人了解

个人资料,如名字、相貌、身份、职业等 缺乏自知之明的那一部 未知区域 潜质、潜能

他人不了解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秘密区域 隐私,或者尚未公之于众的东西

4、总而言之,人际传播的动机如下:

(1)认识自我;(2)建立人际关系;(3)控制周围环境;(4)进行情感沟通 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了社会信息的交互网络。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并不能简单判定谁的效力更大,只能说两者各有所长。

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能力更强。 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4、在大众媒介上呈现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丰富了大众传播的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

III、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了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具体而言,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一、组织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

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二、组织传播的方向。1、自上而下;2、自下而上;3、水平;4、内外之间 三、组织传播的形式:正规的和非正规的

1、自上而下:布置工作、发布命令和指令、召开会议等 2、自下而上: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 3、水平:工作交流、信息协作等 4、内外之间: 信息输入与输出

输入: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服务数据系统 输出:CIS企业识别系统、广告、公关宣传 四、组织传播的手段

1、文字。包括文件、报告、信件等。2、会议。3、电话。4、组织内部的公共媒体,如内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5、内部网络。 五、组织传播的功能

1、内部协调,形成整体。2、控制环境,决策应变。3、形成共识,进行情感交流。4、鼓舞士气。

IV、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梅尔文·德福勒

一、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的职业化 ?组织化

2、媒介的机械化 ?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3、讯息的大量化、复制化

4、受众的大众化 ?分众化、细分化 5、反馈的弱化 ?强化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郭庆光

大众传播的新的发展:1、信源多元化;2、技术融合化;3、内容个人化;4、传受交互化;5、关系平等化

V、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功能 一、各位学者的观点

(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监测环境;2、社会协调;3、传承遗产

“外交官、使馆官员和驻外记者是专门研究环境的代表性人物,编辑、新闻工作者和演说家是内部反应的起关联作用的人,家庭和学校里的教育者传递社会遗产。” (2)心理学家斯蒂芬森

工具性的传播:“传播——痛苦”;游戏性的传播:“传播——愉快” (3)传播学者赖特

1、大众传播的协调、解释和规定作用;2、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3、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4)传播学者施拉姆

1、社会雷达,监视社会环境;2、操纵、管理和规定;3、指导和教育;4、娱乐

总而言之,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为:1、传播信息;2、引导舆论;3、教育大众;4、提供娱乐

二、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1、麻醉精神,取消行动能力

2、如果传播者和传播组织受到不良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众传播的正面功能可能会变为负面功能。 三、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1、大众传播业自身成为非常重要的产业经济部门 2、大众传播业通过广告推动整个经济前行 四、传播的功能与传播的效果之区别 function 功能 宏观角度 effect 效果 微观角度

思考题:▲人际传播可以使用哪些形式及符号?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关系? ▲组织传播有哪些方向? ▲大众传播的特点如何?

▲传播的功能有哪些?大众传播的功能呢?

研究对象是大众传播本身,大众传播的传播者的行为有何作用 研究对象是受众,是受众在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第四讲 传播模式

模式非常重要。有了它,很多复杂的规律就可以变得清晰。 模式,就是对规律的直观而简洁的论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 模式可以表示:(1)要素(2)关系和结构(3)过程(4)功能 模式包括:(1)文字模式(2)图表模式(3)数学模式

一、基本模式 (1)线性传播模式 I、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接收者(受众)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控制分析取得什么效果 效果 效果分析

II、申农—韦弗数学模式

讯息 信号 所接受信号 讯息

信源 发射器 信道 接收

信宿 噪音

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

a、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单向的过程;b、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2)控制论的传播模式

III、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人际传播)

讯息 编码 解释者 解码

解码 解释者 编码 讯息

IV、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组织

编码者 许多相同的讯释码者 息 译码者

推测性反馈

来自新闻信源、艺术信源等的输入

(3)系统论的传播模式 V、赖利夫妇模式 基本群体 讯息 基本群体

许多相同大众媒介 VI、马莱茨克模式(课本的讯息 179页) 二、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的影响之模式 VII、两级传播模式

三、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的影响之模式 VIII、议程设置模式 X1 X2 X2 X3

X3

X4 X4

四、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X1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传播学教案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传播学教案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60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