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热力学初步练习
选择题:
1.对于任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体系所作的功与反应途径无关 B、体系的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C、体系所吸收的热量与反应途径无关 D、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2.某反应在标准状态和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D )
ΘΘΘΘ
A、ΔrHm > 0 ΔrSm>0 B、ΔrHm< 0 ΔrSm< 0
ΘΘΘΘ
C、ΔrHm > 0 ΔrSm< 0 D、ΔrHm< 0 ΔrSm > 0
Θ3.CO(g)的Δf Hm 等于** ( C) A、CO(g)的摩尔燃烧热 B、CO(g)的摩尔燃烧热的负值 C、C(石墨) +
1ΘΘ
O2(g)=CO(g) 的ΔrHm D、2 C(石墨) +O2(g)= 2 CO(g) 的ΔrHm 24.稳定单质在298 K,100 kPa下,下述正确的是** ( C)
ΘΘΘ
A、Sm,Δf Gm 为零 B、ΔfHm 不为零
ΘΘΘΘΘ
C、Sm不为零,ΔfHm为零 D、Sm,Δf Gm,ΔfHm均为零 5.一个体系从一个特定的开始状态到终止状态总是有*** ( C) A、Q途径1=Q途径2 B、W途径1=W途径2 C、(Q + W)途径1=(Q + W)途径2 D、ΔU=0,与途径无关
Θ6.下列单质在298K时的ΔfHm不等于零的是* ( D) A、Fe(s) B、C(石墨) C、Ne(g) D、Cl2(l)
7.在25℃,1.00 g铝在常压下燃烧生成Al2O3,释放出30.92 kJ的热,则Al2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铝的原子量为27)** (D )
--
A、30.92 kJ·mol1 B、-30.92 kJ·mol1
--
C、-27×30.92 kJ·mol1 D、-54×30.92 kJ·mol1 8.已知: 物质 C2H4(g) CO(g) H2O(g)
Θ-
ΔfHm / kJ·mol1 52.3 -110.5 -242.0
Θ 则反应:C2H4(g)+2 O2(g) = 2 CO(g) + 2 H2O(g)的ΔrHm为** ( D )
A、-300 kJ·mol1 B、-405 kJ·mol1 C、-652 kJ·mol1 D、-757 kJ·mol1
ΘΘ
*9.下列反应中,ΔrHm 等于生成物的ΔfHm 的是** ( C)
-
-
-
-
A、H2(g)+Cl2(g)=2 HCl(g) B、CaO(s)+CO2(g)=CaCO3(s) C、Cu(s)+
1O2(g)=CuO(s) D、Fe2O3(s)+6HCl=2FeCl3+3H2O 210.下列各组都为状态函数的是** ( D ) A、Q、H、G B、S、V、W C、P、T、W D、G、H、S
11.在恒压且不作非膨胀功条件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述为 *** ( A ) A、QP=ΔH B、H = U + pV C、G = H - TΔS D、ΔG = -W′max
Θ
*12.标准状态下,下列离子的水合离子Δ f Hm 值为0 的是 *** ( C ) A、Na B、Cu2 C、H D、Cl
Θ-
13.已知 2 PbS(s)+3 O2(g)=2 PbO(s)+2 SO2(g) ΔrHm =-843.4 kJ · mol1,则该反应的
+
+
+
-
Q v值是*** ( ) A、840.9 B、845.9 C、-845.9 D、-840.9
Θ-
14.已知:CuCl2(s) + Cu(s) = 2 CuCl(s) ΔrHm =170 kJ · mol1 ,
Θ-
Cu(s) + Cl2(g) = CuCl2(s) ΔrHm =-206 kJ · mol1 ,
- 1 -
则CuCl(s) 的ΔfHm (kJ·mol1)为*** (C )
Θ-
A、36 B、18 C、-18 D、-36 15.已知: 化学键 C-H C-Cl Cl-Cl C=C C-C 键焓/ kJ·mol1 413 326 239 619 348
-
则可估算出反应:
Θ-
H2C=CH2 + Cl2 = H2C(Cl)-C(Cl)H2 的ΔrHm(kJ·mol1)为*** ( C ) A、-381 B、-142 C、142 D、381
填空题
1.对某体系作 165 J 的功,该体系应 放出 热量 65 J 才能使内能增加100 J 。
**
ΘΘ
2.一个ΔrHm > 0的反应,在Δ rSm 大于0 、温度 较高 时可能自发进行。**
Θ-
3.已知反应: A + B → C + D ΔrHm1 = 50 kJ · mol1
11Θ-
C + D → E ΔrHm2 = 10 kJ · mol1 22Θ
-
则相同条件下,2 E → A + B 反应的ΔrHm= -50 kJ · mol1。**
4.状态函数的特点是 ① 状态函数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② 体系状态改变时 ,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与状态变化的途经无关。 。***
Θ-
5.已知 4 NH3 (g) + 5 O2 (g) =4 NO (g) + 6 H2O (l) ΔrHm =- 1170 kJ · mol1 ,
Θ-
4 NH3 (g) + 3 O2 (g) =2 N2 (g) + 6 H2O (l) ΔrHm =- 1530 kJ · mol1 ,
Θ-
则Δf Hm (NO,g) 为 90 kJ · mol1 。*** 6.下列反应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Θ
① 4 P (红) + 5 O2 (g) = P4O10 ( l ) ΔrHm1
Θ
② 4 P (白) + 5 O2 (g) = P4O10 ( s ) ΔrHm2
Θ
③ 4 P (红) + 5 O2 (g) = P4O10 ( s ) ΔrHm3
则三个反应的反应焓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1>3>2 。**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
选择题
1.对于一个给定条件下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 ( c ) A、速率常数 k 变小 B、平衡常数 K 变大
C、正反应速率降低 D、逆反应速率降低
2.零级反应的速率** ( c) A、为零 B、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C、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D、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
3.反应C(s)+O2=CO2(g)的ΔH < 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无用的是** ( d ) A、增加氧的分压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减少 CO2 的分压
-
4.某反应的速率常数 k 的单位为 s1时,该反应是 ** ( D ) A、零级反应 B、三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一级反应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 2 -
A、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即反应速率的大小 B、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是同义词 C、反应级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从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推测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6.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υ=k [A]X[B]Y,当[A]减少 50% 时,υ降低至原来的 1/4 ,当[B]增加
到原来 2 倍时,υ增加到原来的 1.41 倍,则 X、Y 分别为*** ( C ) A、X = 0.5 Y = 1 B、X = 2 Y = 0.7
C、X = 2 Y = 0.5 D、X = 2 Y = 2
7.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ΘΘ
A、ΔrH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ΔrH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8.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D)
A、反应物的活化能下降 B、单位时间内分子间碰撞数增加
C、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D、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增加
--
9.在 503 K 时某反应的活化能为 184.1 kJ·mol1 ,当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降为104.6kJ·mol1 ,
则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约为*** ( D ) A、1.76 B、1.2×102 C、1.5×105 D、1.8×108
10.对基元反应而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 B、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C、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D、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相一致 11.催化剂能增加反应速率是由于** ( A )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增大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
C、减小了速率常数值 D、增大了平衡常数值
12.关于反应级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反应级数必须是正整数 B、二级反应也就是双分子反应 C、 级数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D、反应的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
13.一般说,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明显加大,其主要原因是* ( D ) A、反应物浓度增大 B、反应物压力增大
C、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加 D、活化能降低
14.下列几种条件变化中,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值改变的是* ( A ) A、反应温度改变 B、反应容器体积改变
C、反应压力改变 D、反应物浓度改变
15.对一定温度下的某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ΘΘ
A、K 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ΔrH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Ea 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一般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6.反应 2 NO (g) + O2 (g) → 2 NO2 (g) 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Δc (O2) / Δt ,也可以表
示为*** ( A ) A、Δc (NO2) / 2Δt B、-Δc (NO2) / Δt
C、2Δc (NO) / Δt D、这些表达都不对
-
17.527℃时,反应 CH3CHO(g) → CH4(g) + CO(g) 的活化能为188 kJ·mol1,如果以碘蒸气为
-
催化剂,则活化能降为138 kJ·mol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是*** ( C ) A、1.8×103 B、9.0×104 C、6.0×103 D、798
填空题
-
1. O3(g)+ NO(g)→ O2(g) + NO2(g)反应的 活化能是10.7 kJ · mol1,Δ rHm是-193.8
--
kJ · mol1,则逆反应的活化能是 204.5 kJ · mol1。
2.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 降低 了反应的活
- 3 -
化能,活化分子 百分数 增加,速率常数 k 增加 。* 3.某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为 Ea,提高反应温度后 Ea
不变 ;加入催化剂后,Ea
不同 。** 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影响速率常数 k ,当T2 > T1 ,则 k2 > k1 ,反应速率相应地 增大 ,其定量关系式由 k=Ae^(Ea/RT) 表示。***
化学平衡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随起始浓度而变
B、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另一种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不同而异 C、平衡常数随起始浓度不同而变化
D、平衡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Θ-
2.对于反应 2 CO(g)+ O2(g)= 2 CO2(g),ΔrHm=-569 kJ·mol1,则提高CO(g)的理论
转化率的措施是** ( D )
A、提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加入惰性气体以提高总压力 D、增加O2(g)的浓度
Θ-
3.反应 N2(g)+ 3 H2 (g)= 2 NH3(g)ΔrHm=-92 kJ·mol1,从热力学观点看要使 H2(g)达到最大转化率,反应条件应该是* ( A ) A、低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4.某温度时,化学反应 A +
11 B= A2B 的平衡常数 K=1×104 ,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 22A2B = 2A + B 的平衡常数为** ( D )
--
A、1×104 B、1×100 C、1×104 D、1×108
5.473 K时反应 2 NO(g) + O2(g) = 2 NO2(g) 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若加入惰性气体 He 使
总压力增大,平衡将* ( C ) A、左移 B、右移 C、不移动 D、不能确定
ΘΘ
6.某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 升温至T2 时,平衡常数 K2 > K1 ,则该反应的** ( A )
ΘΘΘ
A、ΔrHm > 0 B、ΔrHm < 0 C、ΔrHm = 0 D、无法判断
7.在恒压下,若压缩容器体积,增加其总压力,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 C ) A、CaCO3(s) = CaO(s) + CO2(g) B、H2(g) + Cl2(g) = 2 HCl(g)
C、2 NO(g) + O2(g) = 2 NO2(g) D、COCl2(g) = CO(g) + Cl2(g)
Θ
8.反应 NH3( l )=NH3(g)达到平衡时,氨蒸气压为8.57×105 Pa,则其K的数值为***( B ) A、8.57×105 B、857 C、8.75 D、0.118
9.某可逆反应的 ΔrHm < 0 ,当温度升高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Θ
A、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标准平衡常数也增大 B、逆反应速率常数增大,标准平衡常数减小
C、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比逆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小
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0.建立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D ) A、必须是可逆过程 B、体系进行的必须是可逆反应 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进行的可逆反应
D、在恒温条件下,封闭体系进行的可逆反应
Θ
11.反应 C (s)+H2O (g)=CO (g)+H2 (g) ΔrHm>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平衡右移
- 4 -
B、增大压力不利于 H2O (g) 的转化 C、升高温度使其 K减小
D、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产率
12.当反应 2 Cl2 (g) + 2 H2O (g) = 4 HCl (g) + O2 (g) 达到平衡时 ,下面哪一种操作不能
使平衡移动** ( C )
A、增大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加入氧气 13.气相反应 CaCO3 (s) = CaO (s) + CO2 (g) 已达平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
CaCO3 (s) 颗粒变得极小,则平衡 ** ( C ) A、左移 B、右移 C、不动 D、来回不定移动
14.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 ( C ) A、只适用于气体间的反应 B、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
C、平衡状态下的所有体系 D、所有的物理平衡
填空题
1.反应 N2O4(g)= 2 NO2(g),若在 35℃达平衡时体系总压力为 200 kPa,
Θ
PNO2 = 66 kPa ,则该温度下的 K为 0.32 。***
Θ-
2.反应 2 SO2(g) + O2(g) = 2 SO3(g) ΔrHm=-196.6 kJ · mol1。在一密闭容器内当反 应达到平衡后,若向体系中加入 O2 ,平衡将 向右 移动;若增大体系压力,平衡 将 向右 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将 向左 移动;若恒压下加入惰性气
体,平衡将 向左 移动;若加入催化剂,平衡将 不 移动。***
Θ
3.已知反应 2 SO2(g) + O2(g) = 2 SO3(g) ΔrHm< 0 ,欲增大SO2 的转化率,试给出四种可能的措施: 降低反应温度 , 增加p氧气 , 降低p三氧化硫` , 增大反应压强 。**
Θ-
4.合成氨反应 3 H2 (g) + N2 (g) = 2 NH3 (g) ,在 673 K 时,K=5.7×104 ;在473
ΘΘ
K 时 ,K= 0.61 。则 873 K 时 ,K= 5.3*10 ^(-7) 。***
Θ
5.已知 823 K 时反应 ① CoO (s)+H2 (g) = Co (s)+H2O (g) K1=67
Θ
② CoO (s)+CO (g) = Co (s)+CO2 (g) K2=490
Θ
则反应 ③ CO2 (g) +H2 (g) =CO (g) +H2O (g) K3= 。***
6.若正反应的活化能 小于 于逆反应的活化能,则反应的热效应ΔH<0 ,升高温度时, 平衡常数 减小 ,平衡向 逆反应 方向移动。**
Θ-
7. C (s) + CO2 (g) = 2 CO (g) ,ΔrHm =+172.5 kJ · mol1 ,按下述条件填表: 反应条件改变 增大总压 升高温度 加催化剂 k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k逆 不变 增大 增大 υ正 增大 增大 增大 υ逆 增大 增大 增大 K 不变 增大 不变 Θ平衡移动方向 向左 向右 不变 (填写增大、减小、不变、向左、向右)**
计算题
1.将 1.00 mol SO2 和 1.00 mol O2 的混合物在 600℃ 和总压力为 100 kPa的恒压下,通过 V2O5
催化剂使生成 SO3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物中剩余的氧气(O2)为 0.62 mol ,求该反应的标准
Θ
平衡常数 K。** 26.2
Θ-
2.反应 2 NO( g ) + F2( g ) = 2 NOF( g ) Δ rHm=-312.96 kJ·mol1,在 298 K 时
ΘΘ
K=1.37×1048 ,求 500 K 时的 K。*** 代dH的时候 记住把KJ化为J
Θ
3.已知反应 2 SO2 (g) + O2(g) = 2 SO3 (g) 在1062 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K= 0.955 。如
- 5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工科无机化学练习题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