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阅读教材P60~63? 1.概念要素
(1)一定的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 (3)全部个体。
2.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阅读教材P60~62? 概念 种群 密度 意义 调查 方法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大的动物、虫卵;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 三、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阅读教材P62~63?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写出图中各序号的含义:
①单位时间,②种群个体总数,③出生率,④迁入率, ⑤死亡率,⑥迁出率。 2.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种群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密度。
四、种群的空间特征?阅读教材P63?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
(1)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 (3)集群分布。
[共研探究]
1.理解种群的概念
(1)下列各项是否属于种群,并说明理由。 ①某池塘中所有的鱼。(不属于)
理由: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②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不属于)
理由: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不是全部的玉米个体。 ③甲、乙两地同一物种的鸟。(不属于) 理由: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④一个班级内的全部同学。(不属于) 理由:不是全部的所有个体。
(2)个体、种群、物种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个体具有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等特征。
②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2.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根据概念,下列对种群密度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的描述正确的是②。
①一块麦田中所有的蝗虫;②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③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④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3.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所以,在自然区域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4.种群密度的调查
(1)学校周围生长着很多植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采用样方法对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调查步骤如下:
Ⅰ.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Ⅱ.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利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取5个样方;若在较长的范围内调查,可采用等距取样法(如图2)。
Ⅲ.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如下表
样方 种群密度(株/m2) N1 4 N2 10 N3 15 N4 x N5 3 其中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下:
则N4样方中x=8株/m。 [总结] 样方法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处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注:实心圈表示统计的个体)。
2
Ⅳ.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将N3样方的种群密度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分析以上设计步骤,思考下列问题: ①填充调查步骤中的空白。
②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三点错误并加以改正。
a.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_cm×100_cm。 b.取样方法不对。应在草原中随机取样。
c.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数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③若某同学选取样方的统计数量明显比其他同学的高,可能的原因是在密度高的地方选取样方。因此选择样方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情况)。
④若他们调查的对象是白杨树,所采取的调查方法应该是逐个计数法。样方法属于估算法。
(2)标志(记)重捕法
①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算出该种群的数量(N)。
②计算公式: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N=M·n/m(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为M,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为n,其中有标记的个体数为m,种群数量为N)。
③具体示例分析: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初捕 重捕 捕获数/只 32 36 标记数/只 32 4 a.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44只/hm2。 b.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B、C。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c.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高。
[总结升华]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估算法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生物类别 范围小、个体大 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蚯蚓的密度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趋光性昆虫 黑光灯诱捕 2.记住两个公式
各样方种群密度之和
(1)样方法:种群密度= 总样方面积或体积(2)标志重捕法:
个体总数?N?再次捕获个体数?n?
=
初次捕获的标记数?M?再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m?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易错警示] 调查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 调查方法 样方法 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②样方的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16 m2、草本1 m2;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志物不能醒目;③标志物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对点演练]
1.判断正误
(1)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表示一个种群。( ) (2)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
(3)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而每平方米甘蔗地中甘蔗的数量不能用来表示种群密度。( )
(4)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单独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之一。( )
(6)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并非固定不变的,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 (7)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 (8)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大。( )
解析:(2)草原上的牛不止一种。(3)杂草有很多种,不能表示种群密度,甘蔗只有一种,能表示。(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8)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答案:(1)√ (2)× (3)× (4)√ (5)× (6)√ (7)√ (8)× 2.误差分析(填“偏大”或“偏小”)
(1)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2)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捉过的兔子往往比较难被再次捉住。( ) (3)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4)取样过程中,当某个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时,应该换个位置取样。( )
解析:(1)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设鲤鱼总数为N,标记的为n。再捉到的数目为M,M里面有标记的为m。鲤鱼身上标志物脱落会使m减小,根据N=n·M/m,N会增大。(2)被捕捉过的兔子往往比较难被再捉,也会使m减小。(3)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会导致计数减少,结果偏小。(4)不符合随机取样原则,换位置取样会比原位置的样方数目多,结果偏大。
答案:(1)偏大 (2)偏大 (3)偏小 (4)偏大
[共研探究]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除此之外,种群还具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等其他数量特征。阅读教材并结合下面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某城市2012年,每10 000人中出生110个孩子,死亡24人,迁入80人,迁出63人。
(1) 计算这一年该城市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标志重捕法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生物必修3 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