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 邻区优化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也较远, 扇区间不可能发生切换, 因此不必添加本站其他扇区为邻区.
2.8 漏配邻区的检查处理
漏配邻区的来源一般有3个途径: 1.一周Trace分析报告(PSMM报告) 2.DT/CQT测试数据分析. 3.用户感知,用户投诉. 进行规模性优化都采用第一种方式.
漏配邻区的处理办法, 在具体分析每一条漏配邻区后,对需要添加的进行添加.杜绝不进行分析就添加漏配邻区现象.
华为PSMM报告是基于Genex Nastar CDMA工具中的邻区分析功能得出, 对存在的漏配邻区都会给出标识,筛选条件是小区距离小于等于5KM,且优先级在13之内的所有漏配邻区. 建议在进行漏配邻区处理时,一定要逐条分析后再进行添加,避免出现新的邻区问题
2.9 超远邻区的检查处理
超远邻区检查处理主要是消除邻区错配现象,也可以间接验证小区覆盖状况. 超远覆盖处理办法:
1.距离较远(40公里以上),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的,建议直接删除.(特殊情况除外,例如海域,孤站等)
2.小区距离大于15, 小于40公里的邻区,建议结合MAPINFOR, Google Earth,及实际情况作出保持/删除判断进行处理
3 PN规划原则及优化方法
PN码是周期为2直接扩频序列(m序列),不同的PN码通过同一个直接扩频序列(m序列)进行不同相位偏置而得到,每个PN码的相位偏置为64chips。因此CDMA系统最多有512个PN码(2/64=512)。
PN码在CDMA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 在前向:
1、 区分不同的扇区 2、 直接序列扩频
15
15
6
PN, 邻区优化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在反向: 1、 直接序列扩频
因此,PN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让移动台能够识别不同扇区的PN码,
3.1 PN规划方法
基于PN规划的基本原则,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PN规划 1、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PILOT_INC的大小; 2、 计算所有可用的PN数,并确定每个PN是多少;
把所有PN进行分簇分组。例如PILOT_INC=2,基站扇区化为3扇区时,同站扇区间PN码相差168(SECTOR_INC=168)。
3.2 PN规划考虑的因素
PN规划的应该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1、避免同PN混淆 2、避免邻PN混淆。
3.2.1 避免同PN混淆
1) 本小区和邻小区PN相同情形
扇区1:PN142 扇区2:PN142 图 1 同PN混淆示意图
如图1所示,如果终端距离两个同PN的距离相同,则两个扇区的信号到达终端的相位相同,终端无法识别,导致干扰。 2) 邻区PN相同情形
7
PN, 邻区优化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扇区1:PN142 扇区2:PN142 扇区3:PN310 图 2 邻区列表同PN混淆示意图
如上图,当蓝色基站扇区3邻区中存在PN142的红色小区和紫色小区时,实际情况下终端可以搜索到两个偏置为PN142的小区,由于配置了红色小区作为邻区,所以在切换过程中当终端通过PSMM消息上报PN142时,如果实际搜索到的是紫色小区,也将会被切换到红色小区上,从而出现错误的切换,导致切换失败,影响了网络的质量,严重时将会导致掉话。
因此,PN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尽量同PN的复用距离尽可能的大,使得同PN的干扰尽可能的小。
3.2.2 避免邻PN混淆
d1 PN1 d2 d3 PN3 PN2 图 3邻PN混淆示意图
8
PN, 邻区优化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PN1 PN3 PN2 基站侧 d2 PN1 PN3 PN2 终端侧 d1 d3 2SN 图 4 邻PN混淆相位示意图
从上面两图看出,从基站侧到终端侧,各基站经过了不同的时延,PN1经过了d1时延,PN2经过d2时延,PN3经过d3时延。
当PN1小区在搜索PN2时,由于PN3经过了较长距离的时延,将会落到PN2的搜索窗内,而被搜索到,从而被误认为是PN2的信号,出现PN混淆。
因此PN规划的另一个原则为:不同扇区的PN偏置应具有一定的间隔(PILOT_INC),相邻PN的复用距离尽可能大,使得不同扇区的信号进入当前激活集搜索窗时的干扰尽可能小。
为了避免邻PN混淆,不同扇区的PN偏置需要一定的间隔,这个间隔使用参数
PILOT_INC来体现,并且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64*PILOT_INC?S/2?MAX??
其中,S为激活集窗口大小,MAX??为邻PN的两个扇区的最大信号传播时延差。 可见,PILOT_INC是一个与小区半径、传播环境、激活集大小等相关的参数。半径越大、地物越密集、激活集越大,其值越大;反之亦然。
多数情况下同基站不同扇区PN偏置为168。
3.2.3 其他因素的考虑
考虑与邻地市边界区域PN的使用情况,避免与其它地市PN复用距离过近影响边界区域的通信质量。
考虑室内直放站的信号,尽量控制在室内,对其他扇区的干扰较小;
9
PN, 邻区优化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考虑室外直放站,尽量控制跨站覆盖的现象,避免对整网的PN规划的影响。
3.3 PN规划不当导致的结果
1〉 干扰现象。
同PN, 邻PN干扰 2〉 导频污染
当存在导频污染时,可能会导致以下的网络问题:
1、高FER。由于有强导频存在而不能有效利用,则对其它的导频构成了干扰,导致FER升高,提供的网络质量下降,或导致高的掉话率。
2、切换掉话。若存在3个以上强的导频,则在这些导频之间容易发生频繁切换,从而可能造成切换掉话。
3、容量降低。存在导频污染的区域由于干扰增大,降低了系统的有效覆盖,使系统的容量受到影响。
3〉 KPI指标整体性能的下降
4 PN规划不当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4.1 ONE WAY的处理
同2.1
4.2 TWO WAY的处理
同2.2
4.3 扇区1X与DO的PN不同检查处理
对扇区PN不同的检查主要是针对相同BTSID SECTORID下设置不同PN码状况的检查, 避免出现设置不同PN, 影响网络性能. 例如: 2011年5月提交的检查结果中出现以下内容
10
PN, 邻区优化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以上表格第一行所表达的意思是: 在BSCIP为192.168.0.1中有BTSID=3345 SECTORID=1 分别出现PN1=150 , PN2=165是否正常,正确?
处理办法: 逐一检查相同BTSID SECTORID下PN设置是否为规划结果, 不相符的及时纠正.
4.4 PN复用距离及复用率检查
PN复用率有大,小之分, 对复用率过小的PN码在后期规划或TWO WAY问题处理中优先选用,缩小复用率大小差距, 提高频谱资源利用.
PN复用距离检查主要是杜绝复用距离过近现象,消除由此产生的干扰和one two way现象.
建议值: PN复用距离>=32公里(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室分系统,特殊地理区域等)
5 总结
邻区优化和PN优化的总体目标是解决网络基础问题, 使网络时时处于最优状态, 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保障; 同时也是网络运维期间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优化过程中要根据各本地网的实际情况和特性, 灵活应用各种优化手段处理各种问题, 并且总结问题的处理方法, 沉淀经验, 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优化水平.
11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华为CDMAPN、邻区优化原则与方法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