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实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审核检查表
编号:JL-225-003 序号: 受审核部门: 部门负责人: 审核日期:
涉及条款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审核内容、证据及方法 1.部门职责是什么? 2.组织所有员工是否清楚本职范围并被有效沟通履行? 1.是否确定了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方?是否对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是否进行了风险和机遇识别?其应对措施? 1.是否已建立部门质量目标,并定期进行了监视和测量?该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 所建立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7.1.4 过程运行环境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1.组织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有哪些重要工作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是否得到识别和管理? 1.监视测量设备台账、校准计划、校准证书? 2.测量是否已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得到校准或验证?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没有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测量基准时,组织是否制定用于校准或验证的文件?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结果是否建立记录并予保持?是否建立标识,用于确定其校准状态? 3.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在初次使用前是否得到确认和记录?对需重新确认的情况是否规定、实施并有记录? 7.5 成文信息 1.部门的指导性文件有哪些,是否充分、适宜、有效? 审核记录 审核发现 成都实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是否有建立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7.6质量信息 2.是否根据Q/RT207《质量信息与数据管理程序》和Q/RT-207.03《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的要求,对部门质量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处理、贮存和应用?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2.组织是否对采购产品的验证记录、与供方的沟通以及对不合格品的反应做出规定,以证实其符合规定要求? 1.组织有哪些供方应选择、评价?供方选择、评价准则是否确定?供方选择、评价准则是否按照组织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制定?组织是否按照供方选择评价准则进行供方的选择、评价?供方选择、评价结果是否形成记录并予保持? 2.组织是否建立合格供方目录?目录是否得到批准并分发至有关部门?采购是否依据目录进行? 3. 临时供方是否建立、实施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为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受控,在需进行测量与监控的过程或场所,有关人员是否获得并使用了能够满足测量和监控要求的装置? 2.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哪些过程和过程输出必须实施监控或测量?监控或测量的项目、要求及方法是什么?由谁实施监控或测量?实施监控或测量的资源是否适当、充分?实施的监控或测量是否已确保过程受控? 3.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对产品的放行(上个过程的输出作为下个过程的输入)是否明确: ①放行条件并被遵守? ②放行过程的监控或测量并被实施? ③放行手续并被执行?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采购产品和外包产品的接收准则?产品符合接收准则的检验、试验记录特性的测量和监控策划结果是否形成文件, 成都实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并被执行? 2.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研发产品特性的测量和监控,策划结果是否形成文件并被执行? 3.研发产品交付前,对产品特性是否进行测量和监控?交付顾客的产品是否符合下列条件: ①所有规定的测量或监控项目都已圆满完成? ②交付前产品测量和监控结果符合接收准则? ③有关证据齐备并获认可? 4.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产品特性的接收准则是否确定并被遵守?产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充分、可靠并被保持?测量或监控记录上是否指明有权力放行产品的人员(如签名)? 5.根据产品特性测量和监控文件的规定,测量和监控活动没有完成之前,需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时,是否得到组织有关授权人员批准,或适用时顾客的批准? 6.例外(紧急)放行时,是否按规定履行了审批手续,征得了顾客同意,并进行了标识、保留记录,确保能追回和更换产品?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不合格品标识、管理和控制?如何能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人员及权限是否明确?不合格品是否在具有资格的人员评审后才进行处置? 4.对不合格品的性质、评审、处置(包括让步批准)是否保持记录? 成都实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部门监视、测量的内容/项目?如何对其进行监视和测量:方法、时机?并对监视和测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策划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2.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组织设置了哪些测量或监控点?针对关键过程,组织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测量或监控活动? 3.当测量或监控发现过程策划结果未满足要求时,是否针对不合格本身采取了可行、有效的措施?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9.2 内部审核 1.是否有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 2.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措施,确保消除并能防止其再发生?对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验证,并有验证结果的报告? 9.3 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输入的内容是否充分? 2.是否根据管理评审识别和制定了改进计划?上年度改进计划实施情况? 10.1 总则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1.改进的方法有哪些? 2.识别和选择改进的机会,并策划和实施改进行动; 1.组织是否对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改进? 1.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内审员/日期: 审核组长/日期: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成都实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 1)保安理论培训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 4) 工作技能培训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04-质量管理部-GJB9001C内审检查表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