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1.11?1.1111=1.23。
7. 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有列表法、图解法、逐差法、最小二乘法。 8.在教学实验中,不确定度的B类分量用
?仪C作为近似估计。
9.一游标卡尺的游标实际长度是49mm,分为50格,它的分度值为 0.02mm 。 10. 将下列结果写成标准形式:
1) Y?219046.73N/mm2 ?2Y?3614.28N/mm
Y? (p?0.683), 2) ??8.374g/cm3
???0.05g/cm3
?? (p?0.683)
, 3)
J?4.238J/cal ?J?0.1J/cal
J? (p?0.683)
。 1)
(2.19?0.04)?105Nmm2 2)
(8.37?0.05)gcm3 3)
(4.2?0.1)Jcal
二、选择题
1.某长度测量值为2.130mm,则所用仪器可能是[ D ] A.毫米尺 B.50分度卡尺 C.20分度卡尺 D.千分尺 2.天平未校准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属于[ B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大误差 D.A,B,C都不是
3. 测量一个数值略小于10V的电压,选用下列哪块电压表测量 [ B ] A.量程50V ; 级别0.2级 0.1 B.量程15V ; 级别0.5级 0.075 A. C.量程10V ; 级别2.5级 0.25 D.量程15V ; 级别1.0级 0.15 4. 对某物理量进行直接测量。有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效数字的位数由所使用的量具确定
6
B.一有效数字的位数由被测量的大小确定 C.有效数字的位数主要由使用的量具确定
D.有效数字的位数由使用的量具与被测量的大小共同确定 5.下列测量的结果中表达式正确的有[ D ] A.. S=2560?100mm B. A=8.32?0.02 C. R=82.3?0.31? D. L=0.667?0.008mm 6.对于间接测量量Z?12Y2?X,正确的不确定度传递关系是[ C ] A.UZ?(Y?UY)2?(UX)2 B.UZ?(Y?UY)2?(UX)2 C.UZ?(Y?U22Y)?UX
D. A,B,C都不是
7.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读数错误的是[ B ] A. 分度值为1′的角游标测得值为28053'
B. 有量程1500mv,分格数为150格的电压表测得电压值为150.5mv C.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28.22mm D.分度值为0.01mm的读数显微镜读数为15.021mm 8.由于实验环境中温度的影响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属于[ A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大误差 D.A,B,C都不是 9.仪器仪表准确度等级的含义是[D ] A.仪器仪表值误差与指示值的百分数的分子表示 B.就是仪器仪表值引用误差
C.仪器仪表用百分数表示的示值相对误差中的分子表示 D.最大误差与满刻度值的百分数的分数表示
10.用分度值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A.6.62mm B.6.64mm
C ]
7
C.6.40 mm D.6.635mm 三.计算题
根据公式Y?8FLD,计算金属丝的杨氏模量Y。已知:F?39.2N;
?d2bH单次测量:L?0.8100?0.0005m,D?1.3350?0.0005m,b?0.0686?0.0005m; 多次测量如下表:
次数 1 2 0.557 3 0.558 4 0.560 5 0.559 6 0.560 直径d/mm 0.559 次数 H/mm 1 25.61 2 25.68 3 25.64 4 25.72 要求有计算过程,并写出Y的标准表示形式。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
2. 测量值 真值 3. B
4. 68.3%, 99.7% 5. 5 6. 0.075mA 7. 1.23
8. 列表法、图解法、逐差法、最小二乘法 9.
?仪C
10. 0.02mm
8
(2.19?0.04)?105N11. 1)
mm2(8.37?0.05) 2)
gcm3J 3) (4.2?0.1)cal
二. 选择题
D B B D D C B A D C
三.计算题
计算方法及过程参见课本P37页例题。 Metaphor3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对直接测量量x,合成不确定度σ= s2?u22 ;
2对间接测量量y(x1,x2),合成不确定度σ=
??y?2??y?2???x???x1????x???x2?1??2?。
2、用一个0.5级的电表单次测量一个电学量,若指针刚好指在满刻度处,则该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 0.29%(0.3%) ;若指针指在满刻度的十分之一处,则该测量的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2.9% (3%)。
3、示波器正常,但开机后荧光屏上看不到亮点,原因可能是 (1)x,y偏移出界 ;(2) 辉度太弱 。
4、给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学过的测量电阻的两种方法:伏安法,电桥法,替代法,欧姆表法(注:答其中两个即可)。
5、测量中的千分尺的零点误差属于 已定 系统误差;米尺刻度不均匀的误差属于 未定 系统误差。
6、一般情况下,总是在同一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一是减小随机误差,二是 避免疏失误差·。
7、某学生用1/50的游标卡尺测得一组长度的数据为:(1)20.02mm,(2)20.50mm, (3)20.25mm,(4)20.20cm;则其中一定有错的数据编号是 (3),(4)。
8、测量一规则木板的面积,已知其长约为30cm,宽约为5cm,要求结果有四位有效位数,则长用 来测量,宽用 毫米尺, 1/50游标卡尺 来测量。
9、利用霍尔效应测螺线管磁感应强度分布实验中的四个副效应可归结为:温差电效应、热磁效应、温度梯度电压和电极不等势电压。
9
10、学过的迈克尔逊实验和测量金属棒的线胀系数实验中主要使用的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分别是: 干涉法 ,非电量电测法 。
二、判断题(“对”在题号前( )中打√,“错”打×)(10分)
( )1、准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所得结果与真值符合的程度,描述的是测量值接近真值程度的程度,
反映的是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
( )2、精确度指精密度与准确度的综合,既描述数据的重复性程度,又表示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
了综合误差的大小程度。
( )3、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有规律性,而随机的特怔是它的无规律性。
( )4、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是最佳值,平均值代替真值可靠性可用算术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不确定
度方法进行估算和评定。
( )5、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按评定方法可分为A类分量和B类分量,不确定度A类分量与随机误差相对
应,B类分量与系统误差相对应。
( )6、用1/50游标卡尺单次测量某一个工件长度,测量值N=1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N =
(10.00±0.02)mm。
( )7、在测量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预加1Kg砝码的目的是增大钢丝伸长量。
( )8、利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数据和减少随机误差。
( )9、模拟法可以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因为稳恒电流场和静电场的物理本质相同,所以用稳恒
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属于物理模拟。
( )10、系统误差在测量条件不变时有确定的大小和正负号,因此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能够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
三、简答题(共15分)
1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大物实验理论题库及答案—精选的八套题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