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高考地理简答题的学科语言表达模式(32页) (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8 本文由杏头疏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 14、修建水库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形成人工湖泊:使土壤草甸化或盐渍化;地下水水位上升;阻隔洄游性生物生存,陆生植物受淹;诱发地震;地方气候湿度和云量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少。

②改变下游河流流速流量:调节下游水资源时空分配;使下游泥沙沉积减少;减轻下游洪水灾害。

15、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

16、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最佳时机:黄河夏汛来临前(7月初)

17、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措施:加快黄河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在黄河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18、遥感图象清晰度的影响因素:①传感器质量;②传感平台的高度;③气象条件。 19、生物入侵的启示:人类千万不能盲目地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生态平衡,因为一个物种无论是绝灭或是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几十个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20、引进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丰富了人们的食物品种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改善了人类生活,推动了生产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②不利影响:可能影响当地生态系统平衡,甚至使成百上千的本地物种陷入灭绝的境地。 21、防治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①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搞好国土整治工作;③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22、近年来丹顶鹤种群和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近年来受区域气候持续干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逐渐干涸,大片苇草枯萎,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加上鹤的繁殖能力很低,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使鹤类生存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种群和数量逐渐减少。

23、桉树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东部沿海降水丰富,又处于山脉(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优越,桉树生长正好维持了那里的水分平衡。云贵高原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下水储存条件不理想,桉树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生态失衡。

24、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4、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节约能源;进行清洁生产;发展清洁燃料技术;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国际协调与合作。

25、如何制止三江平原湿润系数逐年降低:将部分耕地退还为湿地或改为林地。 26、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导致欧洲和北美东部地区气候变冷:全球变暖导致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减少,进而引起了高低纬度间气压差的减少,也必将导致高低纬度间风速的减弱,使在西风作用下的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暖流出现势力减弱,受其影响的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也变冷。

27、解决电池等污染环境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由专门部门回收后进行无公害处理;进行废物利用。

28、为什么重金属污染被称为“隐性杀手”:重金属污染可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传递,最后到达人体,并在人体内积累。当人体内的重金属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损害人的肌体,危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易被人们发觉,到发觉时,往往已经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被称为“隐性杀手”。

29、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30、应对《京都议定书》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

31、海洋中氮、磷含量过高的后果:引起浮游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继而使得浮游生物大

高三地理 31

量繁殖。随着这些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和被分解,水中的大量氧气被消耗,导致鱼类窒息死亡,甚至会导致赤潮发生。

32、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旅游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1)游览价值:①旅游资源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资源集群状况优良(差)。 ③地域组合状况优良(差)。 (2)经济距离短(长)、经济价值高(低)。 (3)位置优越(闭塞)、交通便利(不便)。 (4)地区接待能力高(低)、旅游配套设施全(少)、服务质量高(低)。

(5)环境承载量大(小)与旅游规模相(不相)适应、资源开发较好(浪费严重)、旅游环境良好(恶化)。

2、旅游活动的作用:

①满足人类需求(补偿、发展性和娱乐性消费需求);

②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③扩大交流。

3、旅游活动成为普通大众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交通条件的改善。

4、假日旅游人数增多、出游距离越远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假期延长。

高三地理 3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2012高考地理简答题的学科语言表达模式(32页)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2高考地理简答题的学科语言表达模式(32页)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61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