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知觉 第二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第四节 第五节 ? 社会认同及群体认同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 简单的反应(包括视、味、听、嗅、触觉),是对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体验。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 在大脑中的反映。?
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
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 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是指通过他人 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 (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在 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其因果关系的知觉。 ?
社会心理学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 知觉的对象。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 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 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社会心理学
二、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 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
与自尊。 (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 2、反射性的评价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4、社会比较
社会心理学
(二)自我概念的作用? 人们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
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认识
(三)自我概念的测量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2、自我描述问卷Ⅰ、Ⅱ和Ⅲ?
社会心理学
三、自尊及其测量?(一)自尊的构建?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二)自尊的测量 1、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2、得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量表?
社会心理学
四、自我认同?(一)认同的含义 认同理论主要有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和社会取
向。 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结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 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
(二)自我认同 (1)心理动力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发展理论。 (4)社会基模理论。
社会心理学
(三)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 李孟潮认为,
个人的性别认同大约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建
立,然而这并不表示小孩已完全了解男性及女性的意义。
(四)自我认同的研究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不 同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学说”。 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认同发展中有两个心理社会指标: 一是“危机” 二是“承诺”
社会心理学
(五)自我认同的形成确立 埃里克森提出了认同确立的三因素模式,认为认同形成和
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区分为个人的、集体的、相互的三大因 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 面。 马西亚 在自我认同的成熟度上,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 类: (1)认同成功(2)认同延缓 (3)认同封闭(4)认同混淆
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一)信息要素? 1、外表? 2、非言语线索 3、行为? (二)印象的组织结构?
社会心理学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 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 的总体评价。 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 一种是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一种是以特征为基 础的加工。
社会心理学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 律?(一)规律? 1、“中心特质”效应? 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
做判断。 近因效应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 作用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
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 环效应。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 性评价 原因可能有:?
(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 服些;? (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社会心理学
(二)印象的作用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左右我们对后获得的信息的解释,从而
保持原有印象的不变。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
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 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一、刻板印象的形成?1、个人
的经验 当人们第一次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他们与一两个成员的互
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2、社会学习? 刻板印象也可以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
得而来。
社会心理学
二、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1)一个人类别的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 越易浮现在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来知觉 他们,从而忽略个人的特征。 (3)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做出判断时,易使用刻板印 象。?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也易使用刻板 印象。?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 (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重要,人们也许会进一步收 集有关个体的信息,而不是只用有关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认 识个体。?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第四章 社会认知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