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4讲 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明晓溪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历史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 24 讲山东

30 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刘秀珍

【课标要求】 1.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 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 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备考指要】 1.掌握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联系现实, 从危机中得到经验教训。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实质特点和历史作用,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内容 有着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对我们今天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自主学习】 考点 1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依然存在。 (2)具体原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________能力的增长;毫无 顾忌的分期付款和________,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人们醉心于________活动,金 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3)直接原因:供需矛盾。 2.标志:1929 年,美国________股价狂跌。 3.特点:范围广泛,________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德、日法西 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历史

(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________的干预,加紧在 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矛盾日趋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进一步加紧对 ________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 4.“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国总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 府________。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 脱危机的政策。 (3)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________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 已。 考点 2 1.背景 (1)面对不断恶化的_________和_______。 (2)1933 年 3 月,________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1)整顿________体系。 (2)政府加强对________的计划指导。 (3)调整农业。 (4)实行________政策。 (5)进行________。 3.特点:在不触动 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 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通过_______形式,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 障经济稳定和发展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4.影响 罗斯福新政

历史

(1)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_______,使美国避免走上_______道路。 (3)开创了______________的新模式。 (4)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重难突

破】 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供需矛盾)。 ①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 能力的增长。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为眼前利益所驱使,盲目扩 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到 1929 年,股价被哄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程度,金 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3)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 2.特点 (1)范围特别广。从美国开始,蔓延到德、英、日、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 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从 1929 年开始,直到 1933 年,美国才逐渐走出危机阴影, 持续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经济危机爆发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 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高达三千万以上。空前绝望的情绪四处蔓延,有人甚至认为“世 界末日已经来临”。

历史

3.影响 (1)破坏了社会经济。 (2)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美、法、德等国社会动荡不安。德国 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扩大政治影响。 (3)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 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这场经济大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4)促使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出现和发展。 【迁移应用】 1.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危机,这是 由于( ) ②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 ③资本家为眼前利

①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润,盲目扩大生产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 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 基于( )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1)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2)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 (3)1933 年罗斯福大选就任

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历史

2.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主要内容: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救济是指救助急 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使经济恢复运转;改革 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4.具体内容: (1)金融方面,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2)工业方面,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 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3)农业方面,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社会福利方血,救济失业的同时,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5.特点 (1)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 (2)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3)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6.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直 接干预。 7.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 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2)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 响深远。 (3)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4讲 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4讲 30年代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013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