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理论,产业]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看海听风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指在经济环境变化和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改变的背景下,由企业主导或推动的,将其产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或者全部由原所在地转移到新的国家或地区的过程。产业转移是生产部门所处空间位置的转移改变,其发生的内在动力是由于生产部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动因包括: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国家间或区域间要素成本的差异、社会需求结构的改变、政策影响因素等。所以,在产业转出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原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改变,生产要素价格诸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土地租金等逐渐昂贵,使得生产部门的边际利润减少;如果将低收益生产部门的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低要素成本的后发地区的预期收益大于转移成本时,产业转移活动就会发生。而就其发生机制的不同,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家间产业转移、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产业转移和行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方向一般是沿着产业梯度逐级转移,由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高梯度区域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拥有资源、要素成本、广阔市场或政策扶植的低梯度区域。产业在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和地区之间发生转出和承接,一方面有利于产业转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革新技术水平,从而推动转出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接收大量的资金、相对先进技术和生产资料,拉动后发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8提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在雁阵模型的基础上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将处于或即将处于生产边际劣势的产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等形式转移出去,并以此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发展进程。

荒山裕行1995通过对中日两国三次产业转移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出产业转移对就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更改和就业结构调整所起到的作用。

James H.Love,Mica Ariana Mansury2009指出跨国企业对外贸易的模式选择与其单位生产力之间有关,而产业转移是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方式。

Jones R..指出将劳动力密集产业中的低技术含量的生产部分向外转移,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三、产业转移动因研究

金煜,陈钊,陆铭(2006)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对外开放以来空间上工业集聚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利用1987~2001年各省工业GDP的份额分布数据来实证分析了我国工业集聚现象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我国工业空间布局现状。

陈建军(2002)从国家和地区两个角度揭示了目前中国国内发生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国家政策的引导、地区产业结构的内在调整、企业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经营边际成本的最小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外语学习[理论,产业]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理论,产业]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057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