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古今书法家小故事
1、王羲之与《兰亭序》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或灾祸,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卓等四十一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到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搜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诗集》,公推王羲之写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据说王羲之后来再写正稿时总不如意,最后还是决定将涂改过的草稿作为正稿。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
2、勤奋学书的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人们都尊称他为“王大令”。王献之自幼喜好书法,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一天,他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口大缸说:“你呀,先写完这样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第二课 古今书法家小故事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