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论文
最终有利于促成和维护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终有利于人们解放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潜力、实现人自身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完善,等等,具有这种性质和作用的道德,才是先进合理的道德;反之,则是应该抛弃或改变的道德,包括它的标准。这就意味着,道德标准不能只停留在脑子里,对道德理想、原则、观念,也要拿到现实、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标准显然高于道德标准,用道德本身标准无法判断的问题,只能用元标准即历史标准来回答,所谓“二律背反”的困境,也只有在这个层次上可能找到统一的根据。
两个标准各有其适用的层次和范围,它们本质上是彼此联系着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在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时期,道德本身的标准是道德发展的主导标准;而在社会变革和超常规发展的时期,传统的道德标准本身也遇到了挑战,这时“元道德标准”即历史标准则显出它的根本意义,往往成为直接指导道德选择和决定的主导标准。但人们通常很少站在这个高度,因此也就难以认识一场革命、一场变革所具有的道德意义。反而会在道德“质变”(更新、转型、革命)时期发生困惑、迷惘、甚至绝望。有没有科学的道德观自觉性,在这里有很大的区别。 字串6
我国目前处在一个以经济转型为基础的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但很多重要的经济关系在变。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进步包含了总体的“量变”和局部的“质变”两种基本形态,毕业论文格式因此呈现出异常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个变革年代里,我们特别要注意把两个层次的标准统一起来,坚持两个标准的自觉结合。一方面,优良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不能丢,爱国为民、敬业修身、艰苦奋斗、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一切高尚的情操风格不能放弃;另一方面,又要把道德建设的基点从适合过去的计划经济转移到适合于市场经济上来。这包括要摈弃或改变那些不利于建立和巩固市场经济秩序的道德观念和心理习惯,如习惯封闭,不习惯开放;习惯整齐划一,不喜欢多样化;习惯享受大锅饭、铁饭碗的保障,不喜欢承担自主和竞争的风险;较多的“等、靠、要”依赖性而缺乏独立进取意识;以及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所养成的“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穷革命,富则修”等狭隘观念。也包括要探索和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心理习惯,如主体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应该是怎样的,要以道德进步的历史标准为指导去进行选择和创造。在这种时候,特别要重视从现实的实际出发,面向社会现代化的未来构造和更新自己的道德观念,而不是只以自己所习惯的道德模式为标准,主观地要求生活实践来适应道德观念。
走向现代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也包含着伦理道德上的深刻变革。这一进步的过程必然是曲折艰难的,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准备,我们不但不能取得道德建设的历史性进步,反而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我想,元道德问题的提出和开展研究,其意义就在于此。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对当前社会伦理过程中的元道德问题探究(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