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
2表示的意思吗? (7
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
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
92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9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
2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
2(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
2。)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92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92×3,那么9
2×3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9
2是2个91,2个91乘3就是6个91,所以就是9
6。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
92×3=92+92+92=9222++=9
32?=96=32(个)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分,即:
92×3=3
9321
?=3
2(个)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5)提问:如果把算式“92×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9
2”,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交流。
(6)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指名回答,多让学生参与交流。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5.练一练。
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交流。
教师强调: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一定是整数与分母约分。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这道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第三小题是整数乘分数,通过这道计算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也可以借此来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 的衣物就需要5个2
1勺洗衣粉。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
2.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计算。
52×4= 9×32 87×4= 14×21
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14×
21
2的计算方法。 2.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3个12L ,就是求12L 的( )倍是多少。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 ,也就是求12L 的3倍是多少。) (2)问题二:
2
1桶是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21。 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想:求12L 的一半,就是求12L 的)
()(是多少。 (启发学生思考:21桶就是半桶,求“2
1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 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 的21是多少。)
(3)问题三:
4
1桶是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41。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12L 的)
()(是多少。 (启发学生思考:求“
41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 的4
1是多少。)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21”和“12×41”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2×21表示12的21是多少;12×41表示12的4
1是多少。)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小组交流: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指名汇报: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
10
3是多少千克。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李伯伯家有一块2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
3。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呢? (实际上就是求
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列式是:21×51。) (2)探究21×5
1的计算方法。 ①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先画出它的
21,表示21公顷。 ②再涂出21公顷的5
1。 引导理解: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21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
的1份。
③观察交流。 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21公顷的5
1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得出: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2
1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5
21?×1=5211??=10
1。 板书:21×51=5211??=10
1(公顷) 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1×5
3。 (2)提问:“21×53”等于多少呢?你能涂色表示21的5
3吗?(投影出示) 21公顷的5
3是?公顷
(3)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21×53=5231??=10
3(公顷) 3.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2)组织汇报交流。
在交流中归纳总结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板书)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这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旨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
这道题中喷洒1公顷菜地需要农药23kg 的51,所以列式是23×5
1。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算一算。
53×30= 12×32= 52×31= 87×4
3=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4。 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109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454。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10
9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109千米/分的45
4。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09×454=451049??=45036=25
2(km )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直接约分。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109×45
4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 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
5.小结。
教师强调: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
算简便,如果同学们选择了较简便的约分方法,那计算就更简便了。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都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的。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问题1: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03×3
2;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教师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2017-2018新人教版小学数学6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