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
姓名: 朱莲
二级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
小学教育
班级:
12(2)
学号:
12151548
指导教师: 陈玉祥
2015年 5月12 日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应用前景等: 目的: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对学前幼儿不当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龄的超负荷的小学化教育却恰恰与这个初衷相违背,其结果将会导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课题研究可以找出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原因,课题研究最终达到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起他们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成才观、人才观;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改进学前教育质量,实现还幼儿快乐童年的目的。
意义: 研究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找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了解这一实际现象并正确的儿童观和人才观,对家长的成材观念和育子观念加以了解,逐步使自己适应以后工作的状态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应用前景:明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界限,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国外并不存在。据好孩子育儿网转载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文章,
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地均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早学知识,多学知识,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在竞争中生
存,被迫迎合家长;另一方面是小学一年级采用入学前测试的办法招生,测试内容竟是一年级的课程 内容,个别甚至是小学奥数竞赛的题目,幼儿园为了本园毕业的孩子能通过测试顺利入小学,也不得
不实行小学化教学。
目前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教育、各种名
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受到家长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以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幼儿园的全人教育,严重危害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2.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3. 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 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6. 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7. 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许多专业人士呼吁应禁止这一现象,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
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但如何改变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 三、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1.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常见现象调查分析 2.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调查分析
3.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基本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4.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主要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文化水平调查分析
5.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现状(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6.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现阶段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7.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现状调查分析
8.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室内外玩教具配备及教师教学资料、参考书、教具配备现状(数量、品种、使用功能)情况调查分析
9. 各园(校)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究与反思
10.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与指导策略探究与实践 11.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幼儿发展情况阶段性评价
12.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情况和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情况评价 13. 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提升情况调查分析 14.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提升情况(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15. 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课题研究后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16. 各园(校)附近小学一年级教师现阶段和研究后分别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赞成度调查和两种教育方式一年级学生全面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研究中重点关注教师和幼儿,以人为本,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过程,关注教师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及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要处理好教师、幼儿和教育的关系。研究中还需关注教育策略,即教师为实施的教育方案而发生在幼儿园的一系列行为。研究中也要关注评估策略,它主要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制定出完善的幼儿园评估策略与方案,主要涉及对幼儿的评估和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评估。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尽力改变家长和社会不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儿童观。
2.提升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3.尽力扭转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减轻小学化教学对学前幼儿造成的危害,促使幼儿身
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当前收集的文献: 研究思路、方法:
在研究中我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分析法、实践探索法等各种方法展开研究实践和探索,力争找出问题根源和解决对策。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要求各研究课题的成员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的计划,控制实验过程,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加工、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