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有感17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2-08-25 本文由浅夏轻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有感

  昨天单位同事一起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想了很多:关于历史、现在、将来……

  今天早上看到单位微信群里各位同事写的观后感,大家发自肺腑的感言让我想到了工作与人生、责任与担当、集体与个人……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繁荣与枯朽、强大与落后交替出现的伟大民族,虽然多灾多难,但总能劫后余生,延续五千年之久。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

  建国初期的励精图治,改革开放40年真抓实干,韬光养晦,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工作与人生:

  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是人生的舞台,通过工作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可以带来财富、友谊……同事们有幸加入农行的大家庭,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工作环境优美,待遇不错,怎样在工作中不忘初心,实现理想、梦想?

  责任与担当:

  无数革命先烈的事迹让我浮想联翩,是什么动力让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能是责任与担当。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国家和平、富强、文明、法制、腐败渐除。农行稳健发展、员工收入逐渐增加。我们怎么立足本职,勇于担当?

  集体与个人: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积贫积弱,军民文化低、武器落后,不屈的抗日军民靠精诚团结、“还我河山”、“打回老家去”的信念顽强拼搏,赢得了抗战。今天的农行也存在很多发展难题,只有从我做起,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少想农行为我做了什么?多想我为农行做了什么?我还能为农行做什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吃水不忘挖井人……

  和平与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

  怎么不愧对逝去的英烈?

  怎么不愧对:

  父母?

  师长?

  领导?

  下属?

  ……


  九·一八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在立山支行党委的组织下集体出发去沈阳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在当今东北最繁华的中心城市沈阳,很难想象到几十年前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惨烈场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具体实物参观,使我感触颇深。漫步于纪念馆内,眼前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不知不觉就联想进入到那个战火纷飞,受侵略者凌辱的黑暗年代。

  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壮观的“台历”式花岗岩建筑,台历的右边醒目地雕刻着“1931年9月18日”,台历的左面记录着事变的发生过程。一本翻开的台历,仿佛时间凝聚在9月18号那一天,这充满耻辱和悲痛的日期刺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深处,那一天是曾经那一段民族耻辱、国民伤痛的历史开端……

  整个纪念馆的设计是别有心意的,按历史时间阶段设计展馆,从日军九一八事变攻打北大营事发开始,到东北沦陷,再到日军对中国同胞的屠杀虐待甚至是活体实验细菌战,把我们的同胞当成牲畜对待的各种惨状等等,此时展馆的坡道下降到最深光线最暗的地方,正如当时我国的处境和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然后进入讲述雪地里共产党员激情讨论治敌政策的场景,东北抗联英雄英勇抗日的事迹,战场上中国军人机智勇敢的作战,以及大街上爱国学生和工人自发的振臂高呼…..终于,展示到了那历史性胜利的照片:全体日本军官低下他们的头颅,签署了无条件投降战败书。看到这一幕,中国人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我们骄傲地证明了“邪不胜正”的真理。展馆的坡道也重新上升到明亮的一端。

  从入口到出口大约走了两个小时左右,看那些日军曾经犯下的种种惨不忍睹的暴行,看那些被日军残害的中国百姓的累累白骨,目睹惨状内心无比愤怒。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勿忘国耻。我们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决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我们要为了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地发奋、努力,为金融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2018年10月20日在支行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 使我这个生活在和平国度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

  进馆后,在白山黑水的主题环境下一股悲凉的意境扑面而来,我们跟着讲解员,听着他讲述着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血色历史……

  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5时半,日军占领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在短时间内沦陷……向前走,看到了日军在东北的残酷统治,侵占大量的资源,在人体上进行实验,惨不忍睹;东北军民的抗日战争,狱中的赵一曼,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雪后的大片白桦林,重现了抗日战士围绕篝火团团而坐的露营场景。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将一代代传诵;在向前走,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正义的审判。

  走出纪念馆,长舒了一口气,短短的时间,却经历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民族抗争反抗的历史。馆内珍藏的图片,文物还萦绕在脑海中。走到警世钟的面前,“毋忘国耻”的铭文深刻人心。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勿忘国耻,生活在如今和平年代的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参观“九·一八”博物馆有感

  2018年10月20日在团委的组织下来到了“九一八博物馆”参观,让我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全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举动令我折服,也使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步入博物馆,高大的“残历碑”映入眼帘。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那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整个博物馆的设计,别有一番意义:从东北的沦陷到日本禽兽对中国人的屠杀和细菌试验,整个展道呈下坡设计,越走越阴暗;然后从东北抗联抗日,直至日本战犯被审判,展道呈上坡设计,越走越明亮。

  在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及文物,还有一些场景的重现。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及一幕幕重现场景穿越时光隧道追溯历史,让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从抚顺万人坑运过来的一片二三十米见方的万人坑土壤,里面有几十具尸骨,其中有两具头骨被小日本的枪支打的枪眼历历在目,隐隐感觉到当时屠杀现场的悲壮和凄惨。还有一对尸骨,是一男一女紧紧相依,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活埋了,他们身上带的手铐脚缭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到现在,仍然带在他们身上,向后人诉说日本人的惨无人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在迈进“九一八”纪念馆的那一刹,仿佛整个人穿梭了时空来到了那阴暗恐怖,布满血腥的年代。各种鲜活的蜡人形象如实还原给了我们历史上最为逼真的景象。日军逼迫中国人的各种残忍手段令我感到异常的愤慨和痛惜。当看着陈列着的烈士尸首,当看见手术台上日本军官们丧心病狂的挥刀剥开先烈的皮肤挖开战士们的心肝内脏,当看见无数无辜的百姓被囚禁,仍旧用双手紧抓栏杆,渴望胜利曙光的一幕幕......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时我的脑际也浮现出在战场上、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无数奋勇向前毫不畏惧的战士们,那些在中国存亡的危及时刻觉醒的名族英雄们,那些愤慨捍卫自己领土的无数黎民百姓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因此,牢牢记住这段历史的耻辱!耳边的旋律响起,这是全中国人的旋律——“起来,起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是的,每当你要记住是“最危险的时刻”,我们总是有一个国家危机的感觉,只有这样,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崛起,可以让自己不断地努力,努力!让我们牢记这段血泪史,历史如何血液斑斑在艰苦奋斗中存活。是这种耐力和无所畏惧的最终赢得了胜利。显示出我们最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


  勿忘国耻 牢记初心 砥砺前行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从此以后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今天我怀着特殊的心情和单位的领导、同事们来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具体实物的观察,使我感触颇深,这种生动直观地爱国教育使我深刻和具体的了解到过去的苦难和黑暗。 当我随着队伍踏入博物馆之后,看着那些资料,内心有种无法言喻的冲动和激情澎湃的热血,放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历史的在我眼前再次上演,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为中国人民过去受到的苦感到悲痛,同样也为一个一个默默无闻为国捐躯的士兵,一个一个为国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家庭的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走出展厅,抬头仰望“九一八”纪念碑,在看到旁边屹立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街道,我们的国家仅仅几十年的时光就从原来的被人侵略到现在的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桥、中国港、中国网,我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离不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作为一名农行刚刚入职的新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愿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


  难忘九·一八 重走英雄路

  2018年10月20日,在鞍山立山农行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重温那段应该被我们铭记于心的历史。

  从踏入馆内起内心不禁肃然起敬,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老旧的照片,一段段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字介绍,深深的震动着我的心。所有的一切都在控诉当年日军的残暴,毫无人性。看到纪念馆展示的一男一女被活埋的尸骨,看到日军用我们同胞的肉体做细菌实验的仿真蜡像场景,一幕幕惨景让我们震惊,他们为了自己的研究,把中华同胞当成牲畜对待,对于这些罪行甚至日军还矢口否认,这让我们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怎能不铭记于心?在悲愤的同时还有一股力量给了我们阵阵鼓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就像冰天雪地里出现的一团熊熊烈火,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拯救了无数陷于日军压迫下的同胞们。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置身于尸体遍野流离失所的境遇。但通过那些真实详尽的图画文字、那些铁证如山的历史资料和描述、那些残破不堪的遗址,使我们能够了解这段历史,感受到关系于民族存亡的生死浩劫。我们年轻的一代应当受到这样的革命熏陶,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民族不敢正视其挫败沦陷、不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那它就永远不可能富强起来。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观后感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有感17篇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有感1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zuowen/14906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