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
3
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 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4
“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篇二: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
当看完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创办“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丢失孩子的父母寻找宝贝的事迹让我久久不能忘记,内心对他们充满了敬佩和崇敬之意。到底是什么地方触动到我呢?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精神,正是有那么一股同样为人父母的同理心在支撑着他们无私奉献坚持着这样一件事,帮助被拐儿童顺利回家,让天下又可以多那么一个个幸福的家庭。
从张宝艳的故事中,我得知她当初愿意自费创办宝贝回家寻子网,并全身心投入进去的原因是自己的孩子在商场中差点走失,她体会到了那种失去孩子的焦急、痛苦与悲伤,之后每当看到报纸中有消息刊登寻找孩子的时候,她都要记下电话,给那些家长带去安慰,渐渐地她萌生了创办这样一个网站的想法。在2007年,张宝艳、秦艳友夫妇自费创建“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被遗弃和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讨儿童回家。2010年成立宝贝回家慈善基金。截至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已经拥有2万多名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2003年两会期间,协会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修改相关法律的建议。网站多次与公安部合作,成功解救了236名被拐及流浪儿童,借助网络的力量为流浪儿童铺就了一条回家的道路。
最让我感动的原因就在于张宝艳夫妇把每一个丢失的宝贝就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心尽力去寻找,运用一切能运用的资源去帮助那一个个日夜想念孩子、流干了眼泪的父母,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决心和爱心才能放下一切去开始这一项非常需要时间精力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大事啊!一些有明确线索的孩子可能找寻起来的难度还小一些,那些丢了十年二十年或者根本没有什么线索的孩子真的是非常难找的,但是他们还是没放弃,有全国16万的志愿者帮助,有那期盼孩子回家的父母殷切想念的眼神,还有对那些无情拐卖孩子的人员的憎恶和打击卖拐的决心,我想正是这些力量在拧成一股力量推动着张宝艳夫妇前进,一直坚持着把“宝贝回家寻亲网”壮大发展下去,帮助更多的失散家庭可以早日团圆,少一些眼泪和绝望,多一些幸福与欢乐。
最后,颁奖词中写道“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他们用父母之爱,把回家的灯火点亮。同时,我觉得还可以从宝贝的角度来看,张宝艳夫妇所做的事情正是让一个个孩子能够回到温暖的家,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最好的未来!让宝贝回家,幸福一家。
篇三:感动中国观后感(共6篇)
篇一: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在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
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为了让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他同桌6年的母亲。“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做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这是她的颁奖词。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她则被亲切地称为“同桌妈妈”。这是多深沉的母爱,才能有12年的陪伴苦读。每天从早到晚,她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做他的老师、陪读,十二年如一日。
收看完这期节目后,内心随之涌上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无法言喻的人性的震撼。 篇二:2015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寒假政治作业
泰山学院附中 2013级10班 田振泽《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 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看《2015感动中国人物》,当一个个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眼前播放,泪水和感动在整整2个小时的静默中伴随着我们。
是呀,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好人,他们都是那么地高尚、伟大!是我们人生的好榜样!他们也很平凡,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可他们却在平凡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们的人生也变得从此不再平凡。所以,他们感动着我们。
通过观看这个电视节目,我们一家人也趁机进行了沟通,尤其是对我。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错过这些好节目,去感受这些单纯的爱,让自己的灵魂经历一次洗礼,让这爱唤醒自己内心深处蛰伏许久的人性的光辉??我们正在成长,希望藉此让我们去感悟什么是
篇三:2014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那一缕阳光
2月27日晚上,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新鲜出炉,在偌大的三楼会议室观看现场直播,内心深感震撼。观看过程中,不时地听到身后的同志传来感慨吁嘘之声,更有甚者已经情不自禁地哽咽抽啜,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为了国家,隐姓埋名、背井离乡;有的为了人民,视死如归、不离不弃;有的为了亲人,一生守护、不离不弃??同样是人,平凡的人,但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是什么让他们成为榜样,成为我们精神的丰碑,是信念。
1、报国心皎洁——于敏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为霞尚满天——朱敏才、孙丽娜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5、爱子心不尽——陶艳波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6、忠诚印寸心——木拉提?西日甫江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
7、忘己爱苍生——肖卿福
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8、仁孝行于家 ——朱晓晖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9、忧国不谋身——师昌绪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我不知道身后的同事为什么会哽咽,必然是有感动到他们的地方,我对赵久福印象最深,因为我也流泪了。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感同身受。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他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是他带动了整个移民工作的开展。搬迁那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当看到画面里老母亲赶来送别的那一幕,泪水流下了眼眶,我想起了刚刚病逝的奶奶。从平湖来到桐乡,只是因为工作,并没有赵老书记的大义,也丝毫谈不上崇高,回家也没有600公里远,只是76公里路而已。每次回家奶奶都会在家门口张望,盼着我回去。后来,奶奶病了,原本的两个礼拜回一次家变成了每逢周五就赶着回家,就想陪着奶奶,就像朱晓晖一样,只是陪着,看着奶奶活着。每次回桐乡上班,都会让奶奶安心躺着,孙子很快就会回来。国庆一别,却成了永别。凌晨赶回家的时候,那匹白布已经永远地遮住了你的脸。 时间还是得多尽尽孝道。
渺小的我只是一个插曲,人生还是得不断向前走。再多的泪水都挽回不了过去,只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给世人带来欢乐。树一个坚定的信念,做一些简单平凡的善举,用时间的跨度,来印证品德的厚度。
这一个春节一直阴雨绵绵,但这场晚会,却让我们感到春天依旧是一个收获感动的季节。
篇四: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每年的感动中国中,总会有一位献身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军人,一位为民奔波甘于奉献的焦裕禄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普通人,一位献身救人托起
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来自基层,伟大还是平凡,感动不分贵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用他们的执着诠释着爱的含义,感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这个不是物欲横流、不那么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就有力量!
篇五: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我们班和四年级一起在会议室看一段录像叫《感动中国》。 朱光亚对科学非常热爱,天上的一颗小行星就用他的名字命名---朱光亚星。是以朱光亚为核心的团体让中国成为核大国。他做事十分细心。2011年享年87岁的朱光亚去世了,但每晚,朱光亚星都会出现在夜空上。
朱光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热爱科学、热爱国家;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的人当了卖国贼,去帮助外国人侵占中国,为别国卖力,但朱光亚热爱国家,不然他不会给中国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爱国精神。朱光亚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却不求回报,鞠躬尽瘁,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精神。中国应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有勇于尝试的精神。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