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校对可打印版本
专题05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单选题
1.(【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海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学情调研生物试题)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 分别用含有P或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以获得含P或S标记的噬菌体 D.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P、S标记的噬菌体。 【答案】B
32
3532
35
32
35
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分别含有P、S标记的噬菌体,D错误。 2.(【全国校级联考】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考评生物试题)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3235
A. 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 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 C. 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
精心校对可打印版本
D. 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答案】D
【解析】抗青霉素的S型(Penr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在甲组中,将加热杀死的PenrS型细菌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部分活的R型细菌会转化为PenrS型细菌,部分小鼠会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体内有抗青霉素的S型菌存在的小鼠不能康复,A错误;在乙组中,PenrS型细菌的DNA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可观察到R型细菌和PenrS型菌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R型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只有PenrS型菌落继续生长,B错误;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活的R型细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因此无菌落出现,C错误;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DNA酶催化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活的R型细菌不抗青霉素,因此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D正确。
3.(【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无荚膜R 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 型细菌使小鼠发病)
A. R 型细菌与S 型细菌DNA 混合后,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用S 型细菌DNA 与活R 型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 株菌落和R 株菌落
C. 用DNA 酶处理S 型细菌DNA 后与活R 型细菌混合,可培养出S 型细菌菌落和R 型细菌菌落
D. 格里菲思用活R 型细菌与死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就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B
不能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C错误;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与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只能证明S型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4.(【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关于“噬细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5
32
精心校对可打印版本
B. 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 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 P、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应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B错误;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因此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5.(【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RNA聚合酶能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RNA的合成,因为在细胞内遗传信息转录与RNA有关,所以也称转录酶。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时,DNA双链都要先解旋,前者需要到解旋酶 B. 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期间,一定有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配对现象 C. 转录过程消耗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而逆转录消耗脱氧核苷酸 D. 肌细胞内有蛋白质的更新,其细胞质内应存在有活性的呼吸酶 【答案】B
35
35
32
32
3535
3532
C正确;肌细胞内有蛋白质的更新,也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其细胞质内应存在有活性的呼吸酶,D正确。
6.(【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海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学情调研生物试题)下列有关双链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25%?50% C. DNA双螺旋结构以及喊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D.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
精心校对可打印版本
【答案】A
【解析】DNA分子是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0?50%,B错误;DNA分子中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错误。
7.(【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热身理综生物试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B. 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S型细菌与R型细菌致病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 艾滋病病毒(HIV)浸染人体细胞后合成的RNA--DNA和双链DNA分别需要逆转录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
D.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答案】B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只有多细胞生物才能发生细胞分化,肺炎双球菌是单细胞生物,不会发生细胞分化,S型菌与R型菌的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B项错误;合成RNA-DNA是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双链DNA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等,C项正确;原核细胞内无核膜,转录和翻译可在细胞质中同时进行,即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项正确。
8.(【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下图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 两者都只有①
B. 前者只有①,后者有①②③
精心校对可打印版本
C. 两者都只有②③
D. 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③ 【答案】D
【解析】①②③依次表示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而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记忆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存在DNA分子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过程,即①②③生理过程都能进行;效应T细胞没有增殖能力,不能发生DNA分子复制,但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即只能进行②③过程。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9.(【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生物试题)
将蚕豆(2n=12)根尖细胞中DNA分子双链用H标记后移入普通培养液中培养。取不同细胞周期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检测到的染色体形态有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根据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
A. 若检测到a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尚未进入第一个细胞周期 B. 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均为b类型 C. a、b两种类型的染色体会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 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b、c染色体各6条 【答案】B
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均只有1条链含有H,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位于同1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其中有1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不含H,另一个DNA分子只有1条链含H,所以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均为b类型,B正确;结合对A、B选项的分析可知:a、b两种类型的染色体不会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C错误;
3
3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