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主义范式改革和实践。
(一)拉美:新自由主义的试验田
20世纪7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早在就传入拉美。1973年皮诺切特将军在智利通过政变上台后,启用了一大批从美国芝加哥大学等高等院校留学回国的经济学家。这批“芝加哥学派”的弟子们,认为只有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才能恢复经济发展活力,因此,皮诺切特政府实施了以开放市场和减少国家干预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智利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付出了高昂代价。1976-1983年,破产企业增加了7倍,银行业几乎崩溃,失业率达30%,特别是金融政策的失误,导致国家在80年代初几乎无法偿还外债,国家用80%的出口收入偿债,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①
墨西哥被称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好学生。1988年萨利纳斯政府,不仅萨利纳斯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内阁中,59%的部长或副部长也都拥有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然而,学者阿尔瓦雷斯·贝让指出:“墨西哥25年来实施新自由主义的彻底失败:“根据过去新自由主义模式实行25年来的记录,墨西哥年均增长率为1.93%??在这25年里,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0.17%。这意味着墨西哥需400多年的时间才能使人均GDP翻一番。由于失业和低工资,数以百万计的墨西哥人被迫移民,这是新自由主义在墨西哥失败最显而易见的、 活生生的证明。”②1982年8月,墨西哥无力偿还到期的100亿美元外债,引发了1982——1983年的所谓“债务危机”。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墨西哥爆发了第二次金融危机,这是一次震惊了世界的比索汇价暴跌和股票价格狂泻的金融危机,再次暴漏了新自由主义经济范式的本质和弊端。
阿根廷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实施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几乎都出售完毕,外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放松了对经济的监管;金融自由化,使阿根廷的金融机构大多被国际垄断资本控制。“阿根廷的外债从1976年的70亿美元增加到1983年的430亿美元,1989年的消费价格上涨率为5000%,1995年登记在案的“公开失业”率达18.6%。两极分化严重。1974年全
①②
陈才兴,《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J],《经济学动态》, 1999(2).
[墨西哥]阿尔瓦雷斯·贝让,《大选后墨西哥合法性危机与掠夺性新自由主义大势已去》[J],美刊《每月评论》,2007年7-8 月号.
9
国人口中最富的10%得到国民收入的28.2%,最穷的10%只得到国民收入的2.3%,到1997年,前者和后者分别得到37.1%和1.6%;1974年约有7.7%的家庭处于贫困之列,1996年这一数字变为了20%。”①阿根廷曾经是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在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之后一夜沦为贫困国家,这不得不发人深省。
进入80年代后,拉美地区普遍爆发了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使80年代成为拉美“失去的十年”。1985年美国以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为由,提出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贝克计划”。该计划要求,拉美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实现价格自由化等等。“贝克计划”仍然难以挽救饥寒交迫中的拉美经济。拉美国家恶性通话膨胀愈演愈烈,失业率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很多人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在新自由主义运用的的这二十年中却遭受了最沉重的打击,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重灾区。拉丁美洲国家却出现了生产下降,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但同时一小部分人的财富却不断累积,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犯罪活动猖獗,灰色市场泛滥的令人沮丧的局面。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不但增长缓慢,还接连受到债务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打击和困扰,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成为拉丁美洲国家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慢的年代。
(二)东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新自由主义的渗透和作用下,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和苏联得手,该地区原有的1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10个国家改变性质或不复存在。在短短一年多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
90年代初,俄罗斯联邦政府在自由主义激进派的推动下制定了在500天内实现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即“500天方案”,全称是《向市场过渡——构想和纲领》。它要求在500天内在广泛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基础上实行迅速彻底的改革。1992年初,叶利钦政府推出的所谓三位一体(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的“休克疗法”式经济转轨方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
①
程恩富,王中保,《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范式危机》[J],《社会科学研究》 ,2005(2).
10
提出,曾被称“哈佛方案”。“休克疗法”其内容具体包括:第一,市场自由化。1992年1月,俄罗斯自全面放开商品、物价、汇率、外贸进出口等管制,政府部门放松了对经济调控和管制。第二,国有企业私有化,叶利钦政府大规模出售和转让国有企业与资产。第三,经济稳定化。在全面放开价格的同时,实行严格的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把稳定卢布、控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并将推行货币紧缩政策置于比发展生产、产业调整、结构更新和科技政策更重要地位。
俄罗斯按照“休克疗法”,在实行经济转型的10年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危机,政局混乱,经济大幅下滑,少数人暴富,广大民众普遍贫困化。1989年,俄罗斯的GDP是中国的2倍多,而10年后仅为中国的1/3。“休克疗法”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多数国外学者都认为,俄罗斯前10年经济转轨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推行了新自由主义激进转轨政策。随着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普京的上台,俄罗斯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的“休克疗法”彻底失败。
①
(三)东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措施,大幅度开放金融市场。泰国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时,年增长率很高,持续时间比较长,高增长。但是,泰国金融体系内外腐败严重,贷款猛增,呆账、坏账十分严重。1997年7月2日泰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泰国经济迅速下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泰国金融危机迅速发展为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而成为殃及包括日本、韩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经融危机再次暴漏了新自由主义经济下放任自由和放松监管的弊端,给亚洲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中国经济在亚洲金融风暴之时,坚持逐步开放市场并实行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的方针,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在放开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的时候,并没有急于使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结果中国经济比较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6).
11
好地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
(四)非洲
新自由主义经济在非洲的应用如何呢?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各类跨国公司操控非洲实施所谓的“结构调整项目”以来,非洲人民遍尝经济衰退、政局动荡以及各种社会灾难甚至整个社会的分崩离析等诸多“苦果”。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较此前的20年几乎下降了一半,20世纪90年代,非洲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以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负数(-0.2%)增长的,非洲在全球贸易额中的比重更是进一步下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却把这些称作只是通向一个美好未来过程中的“痛苦的转型”,萨米尔·阿明这样讽刺道:“美好的未来在哪里?社会已遭破坏,贫穷日益增长,教育和卫生状况在恶化,这些都不是通往美好未来的条件,也不能帮助非洲的生产者一如既往的那样变得更富竞争力。”①
四、Neo liberalism的终结
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为标志,引发了“次贷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许多金融机构和他们的客户损失惨重,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造成许多金融机构资本大幅下降,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国际集团濒临倒闭,造成世界各地紧缩信贷。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在2008年第四季年度值下滑了6.2%。从2009年2月往前算12个月以内,美国境内就有约500万人失业。在美国金融业出现重大裁员,截至2008年9月有65400人已失去工作。2009年2月,美国失业率攀升至8.1%,是26年来的最高水平。 2008 年9月15日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不少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全球经济蒙受重大损失。这是自 20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对于经融危机的成因,目前较为普遍说法是:系统风险低估,道德风险、评级机构失职,金融监管缺位等。许多学者纷纷表示,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敲响了新自由主义的丧钟。不少西方学者惊呼西方经济理论再次面临危机。
①
[埃及]萨米尔· 阿明,《非洲:生活在边缘》[J],美国《每月评论》,2002(3).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