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4:23: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由几个相同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时,能正确辨认它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内容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例如,给出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要求学生先根据已有的图形表象,然后在头脑中不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出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想象出物体的模样,然后动手摆出来,目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1. 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搭成的平面图形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 使学生能根据具体要求(三种视图)拼搭正方体。

1. 重视引导同学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以及体验性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提前让学生

准备好教具,组织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发展空间观念。教师要利用操作并且将操作与想象相结合,这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不可缺少的。动手操作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图形,也可以用来体验和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

2. 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几何图形,强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同时强调看问题的角度。如书,从整体看,它的形状是长方形;从不同的侧面看,它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3. 在游戏中,强化学生对按三种视图进行拼搭正方体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在学生较疲倦时,以做游戏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总之,教师要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结合实物,让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1 2 3 4

看一看 1课时 我说你搭 1课时 搭一搭 1课时 练习四 1课时

看一看。(教材第53、54页)

1. 使学生能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并且能够把所观察到的结果画出来。 2. 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及超越自我的意识。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多媒体课件、多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1. 教师:谁来把这首诗朗诵给大家听。(课件出示《题西林壁》诗画图片) 指名让学生朗诵古诗,其余学生倾听。

教师:你们知道这首诗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字面意思吗? 学生:从正面看是岭,从侧面看是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样子都不相同。 教师:这首诗主要是描绘庐山,我们从不同方向观看庐山,会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数学中也有好多美丽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凝聚动力】

2. 动手操作。

(请一名同学在前面拼搭)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XX同学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XX同学拿的是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对于前面摆放的这样一个学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一个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 。

教师:如果拼搭成,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看上去像什么?

学生1:。

学生2:看上去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教师:如果拼搭成,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呢?

1. 教师:你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先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前面的物体,然后说一说。

2. 小组之间拼搭立体图形并观察。

(有的看到的是……有的看到的是……有的看到的是……)

教师:观察本组各自拼搭好的立体图形,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什么?

学生1:我看到的是。

学生2:我看到的是。

学生3:我看到的是。

教师:为什么同样的立体图形,你们各自看到的正面图形不一样呢? 学生:因为我们在这个立体图形的不同的位置。

教师:一般我们把观察者所对物体的一面叫正面,在观测者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左面,观测者从上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作上面。所以刚才同学们在这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2的主题图。 教师:淘气、笑笑、小鸟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请你按图中的位置站一站,然后说一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一个面。

学生1:淘气看到的是物体的正面。 学生2:笑笑看到的是物体的左面。 学生3:小鸟看到的是物体的上面。

教师: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请你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师生交流评议。

学生1:笑笑在物体的左面,她看到的是由正方形组成的竖着的长方形。 学生2:小鸟在物体的上面,它看到的是由正方形组成的横着的长方形。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拼搭出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

学生小组之间彼此谈论,集体订正,再次剖析理由。

教师:通过刚才拼搭正方体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对于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一般不相同,所以要想了解物体的全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它。

看 一 看

1. 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实际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表现之中,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

2.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3.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用心去体会。在反复的实践中历练自己,弥补不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才促使教师的教学逐渐走向成熟。

A 类

1. 连一连。

2.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

B 类

先摆一摆,再连一连。

搜索更多关于: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的文档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02s845jvy6tck19hpxv8jj329nz7x003r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