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3:4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虽然,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在我国曾被严格限制,外资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也一度遭到禁止。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其后一系列法规的发布,外资并购国有企业逐渐踏上快车道。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为国企改革助力,帮助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等正面效应是促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主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忽略的是,国有企业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国有资产的转让、国有股的退出等问题,国有资产价值的实现事关国家和全民利益的实现,现实中出现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己对国家利益造成了损害。而且,外国投资者在进入我国市场的同时,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国民经济结构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在外资并购领域的法律规范不尽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无法担当起有效规制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行为的重任。因此,本文将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 1.2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专门就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进行的研究成果较为多见,在己有的研究文献中,法学角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问题、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问题、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等问题进行的概括性研究,但还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外资并购现象的日益频繁,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此领域的研究将得到不断的深化。

刘李胜、邵东亚在其1997年出版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一书中, 将外资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现象置于一个开放的过渡经济背景中,对其发展阶段、 运作状况、产生的动因及经济效应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证考察和理论分析,并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政策含义,提出了“诱致性”、“强制性”和“根本性”等 三个层次的对策建议。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廖运凤教授在其2004年8月出版的《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一书中,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现状作了全面、细致和具体的描述,而且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效应,阻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进程的思想认识问题,国有企业制度问题、政策法规问题,资本市场发育问题,资产评估和企业定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该书把外资对国有企业的并购看成是经济

国际化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行业分布和资金来源时,得出TI产业、电子设备、机器制造、商业、金融服务部门等成为外资并购的热门行业,港台等“准外资”是并购资金的重要来源等结论。并对中国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前景作了展望,认为未来我国的外资并购会有较大的发展。

中山大学法律学教授刘恒在其2000年12月出版的《外资并购行为与政府 规制》一书中,从单个的法律学科的角度出发,运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分析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外资并购行为与政府规制的理论、外资并购行为的动因、 国内外政府规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政府规制的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规制外资并购行为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减跃茹等学者就外资控股和并购国有企业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减跃茹的研究成果为《外资控股和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0期),该报告就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并购方式,结合国有企业改革一并进行了研究,在回顾国际并购运动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和并购的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外商控股并购国有企业的新特点、新动向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此外,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显示,从1994年至今,含“外资并购”篇名的论文达723篇,而既含“外资并购”又含“国有企业”的论文却只有89篇,而且这89篇论文所关注的问题也相对集中。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微观层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而展开,对宏观法律体系的建立研究不多。这说明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挖掘。此外,我国学者对外国外资并购的法律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这方面以主要有潘永的《美国外资并购审查法律制度及其启示》、邱鹭风的《美国企业并购中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刘和平的《美国反托拉斯法上的外资并购控制及启示》。因此,既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本题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资本已成滚滚潮流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众多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把投资中国作为实现其实现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桥头堡。在投资方式上,除了绿地投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一种更

为快捷有效的进驻方式,即并购一些原本在中国国内行业占有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借助其原有的品牌优势、销售渠道等资源顺利在中国站稳脚跟,然后进一步将其扩展至全球市场,从而实现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在我国由于长久以来体制的束缚,国有企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发展遇到了瓶颈,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国有企业甚至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都面临着生存危机。适当利用外资对国有企业进行并购改造,使其在新形势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已经渐渐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政府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针对现有研究中,对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这两个特殊并购对象的界定还不明确。本文分别在第二章与第三章着重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明晰,特别对何为国有企业进行了分析。从国有资产保护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为起点,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界定为外国投资者对国有性质的企业进行的并购行为。这类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包括含有国有股权的公司制企业,也包括国有的非公司制企业;包括上市国有公司,也包括非上市的国有公司。本文将主要从外资并购上市国有公司和非上市国有企业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但由于金融类国有企业的并购问题较为特殊,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风险的防范,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做深入探讨。因此,本文所指,外资并购的对象――国有企业,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国有企业,也不同于普通的上市公司。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地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影响经济的各种因素,相关法律规制手段的缺陷,借鉴国外在外资并购方面的经验,在我国建立外资并购的立法体系。从经济法视野和商法视野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规制制度进行完善。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采用了经济学与法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法律规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为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规制的完善作些铺垫。

本文综合运用法学分析、经济分析以及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了目前外资并购的实务中已经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以外资并购中方

的法律与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的政策与制度选择为主线,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国内与国际多层面多角度,对外资并购中的各种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就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实务操作的规范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对论文大体研究框架作了概述。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主要介绍了并购相关的概念、特点与模式。且从法律角度解释了并购的内涵。在这一章中,笔者还创新性地加入了外资对非国有企业的并购的论述。本文从“外资并购,一个模糊的概念”谈起,对“外资并购”这个从概念就有很多争议的问题入手,首先详细阐述了并购与外资并购的概念,即并购其实包括“并”与“购”两层含义,即兼并和收购。但是由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总局 2003 年 1 月 2 日颁布的一部比较统一的并购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中虽运用了“外资并购”概念,可遗憾的是其内容只有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而并不包含兼并的意思;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权威性的并购法中也只有“购”的内容而没有“并”的含义。然而外资并购中有的企业采用兼并的方式,因此当外资“兼并”企业时就难以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了。这也就从根本上造成了外资并购领域的混乱和不完善,暴露了我国在外资并购领域立法上的严重缺憾。着重介绍了外资并购的模式问题。我国现有的并购法律只规定了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两种方式,可是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其它并购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将并购模式作不同的种类划分,比如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现金并购和股票并购;杠杆并购和非杠杆并购;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委托并购和信托并购等等,这一系列不同的并购模式都需要从法律上加以规范。而本章重点阐述了外资直接并购、间接并购和准并购等三种并购模式,并对每一并购模式再次作了详细的分类比较和探讨。

第三章则着重从国有企业的角度论述了外资并购对我国法律与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概念与法律内涵,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最后重点论述了其并购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当前外资并购法律环境,分别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

搜索更多关于: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问题探究 的文档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问题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04r97l1337s7tu44gs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