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散曲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快活三·叹四美
无名氏
良辰媚景换今古,赏心乐事暗乘除,人生四事岂能无?不可教轻辜负。唤取,伴侣,正好向西湖路,花前沉醉倒玉壶,香滃雾,红飞雨。九十韶华,人间客寓,把三分分数数,一分是流水,二分是尘土,不觉的春将暮。西园杖屦,望眼无穷恨有余,飘残香絮,歌残白苎,海棠花底鹧鸪,杨柳梢头杜宇,都唤取春归去。 【注】 ①滃:飞散。
(1)“人生四事岂能无?”一句中,“四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良辰 媚景 赏心 乐事
(2)“望眼无穷恨有余”一句有什么作用?其中“恨”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用:①呼应上文,收束全曲;②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原因:①韶华飞逝,人生苦短;②壮志未酬,怀才不遇;③春景虽美却无法挽留。 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卢 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
①
【注】 白衣送酒: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 (1)请赏析“月落山容瘦”中“瘦”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时分山影斜长而显得清瘦的姿态。 (2)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面对衰柳寒蝉的秋景,无人作陪的孤独之感与淡淡哀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