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主质疑】
1、略读课本第1框,神农氏地位显赫,说明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是: 2、略读课本2-5框,找一找: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3、细读第2框,填出: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过程: ①原始社会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
③西汉时期: ④东汉: ⑤唐朝: 思考: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
4、细读第3框第一节说出: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①商周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
③封建社会:(北魏-唐前期曾推行: )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的原因:
联系:西周和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
5、思考: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何时出现的?说出你的理由。如何认识小农经济的作用。
6、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据此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1、《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想一想: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材料2《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想一想:平阳君赵豹认为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一项?
材料3(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秦朝相关史实,想一想:封建统治者的赋役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局势的关系。
材料4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矫正反馈】
1.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图1 骨耜 图2 石犁 图3 铁器 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 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2.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3、《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
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4、《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说明春秋时期牛耕得到推广。答:他认为秦国已经推行牛耕,发展水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