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C++/C 编程指南,v 1.0
4.3.5 对if语句的补充说明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 if (NULL == p) 这样古怪的格式。不是程序写错了,是程序员为了防止将 if (p == NULL) 误写成 if (p = NULL),而有意把p和NULL颠倒。编译器认为 if (p = NULL) 是合法的,但是会指出 if (NULL = p)是错误的,因为NULL不能被赋值。
程序中有时会遇到if/else/return的组合,应该将如下不良风格的程序
if (condition)
return x; return y; if (condition) { } else {
return y; }
或者改写成更加简练的
return (condition ? x : y);
return x;
改写为
4.4 循环语句的效率
? 【建议4-4-1】在多重循环中,如果有可能,应当将最长的循环放在最内层,最短的
循环放在最外层,以减少CPU跨切循环层的次数。例如示例4-4(b)的效率比示例4-4(a)的高。
for (row=0; row<100; row++) { for ( col=0; col<5; col++ ) { sum = sum + a[row][col]; } }
} 示例4-4(a) 低效率:长循环在最外层 示例4-4(b) 高效率:长循环在最内层
C++/C循环语句中,for语句使用频率最高,while语句其次,do语句很少用。本节
重点论述循环体的效率。提高循环体效率的基本办法是降低循环体的复杂性。
for (col=0; col<5; col++ ) { for (row=0; row<100; row++) { sum = sum + a[row][col]; } 2001
Page 21 of 89
高质量C++/C 编程指南,v 1.0
? 【建议4-4-2】如果循环体内存在逻辑判断,并且循环次数很大,宜将逻辑判断移到
循环体的外面。示例4-4(c)的程序比示例4-4(d)多执行了N-1次逻辑判断。并且由于前者老要进行逻辑判断,打断了循环“流水线”作业,使得编译器不能对循环进行优化处理,降低了效率。如果N非常大,最好采用示例4-4(d)的写法,可以提高效率。如果N非常小,两者效率差别并不明显,采用示例4-4(c)的写法比较好,因为程序更加简洁。
for (i=0; i if (condition) { for (i=0; i ? 【规则4-5-1】不可在for 循环体内修改循环变量,防止for 循环失去控制。 ? 【建议4-5-1】建议for语句的循环控制变量的取值采用“半开半闭区间”写法。 示例4-5(a)中的x值属于半开半闭区间“0 =< x < N”,起点到终点的间隔为N,循环次数为N。 示例4-5(b)中的x值属于闭区间“0 =< x <= N-1”,起点到终点的间隔为N-1,循环次数为N。 相比之下,示例4-5(a)的写法更加直观,尽管两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for (int x=0; x for (int x=0; x<=N-1; x++) { ? 2001 Page 22 of 89 高质量C++/C 编程指南,v 1.0 4.6 switch语句 有了if语句为什么还要switch语句? switch是多分支选择语句,而if语句只有两个分支可供选择。虽然可以用嵌套的if语句来实现多分支选择,但那样的程序冗长难读。这是switch语句存在的理由。 switch语句的基本格式是: switch (variable) { case value1 : ? break; case value2 : ? break; ? } ? 【规则4-6-1】每个case语句的结尾不要忘了加break,否则将导致多个分支重叠 (除非有意使多个分支重叠)。 ? 【规则4-6-2】不要忘记最后那个default分支。即使程序真的不需要default处理, 也应该保留语句 default : break; 这样做并非多此一举,而是为了防止别人误以为你忘了default处理。 default : ? break; 4.7 goto语句 自从提倡结构化设计以来,goto就成了有争议的语句。首先,由于goto语句可以 灵活跳转,如果不加限制,它的确会破坏结构化设计风格。其次,goto语句经常带来错误或隐患。它可能跳过了某些对象的构造、变量的初始化、重要的计算等语句,例如: goto state; String s1, s2; // 被goto跳过 int sum = 0; // 被goto跳过 ? state: ? 如果编译器不能发觉此类错误,每用一次goto语句都可能留下隐患。 很多人建议废除C++/C的goto语句,以绝后患。但实事求是地说,错误是程序员自己造成的,不是goto的过错。goto 语句至少有一处可显神通,它能从多重循环体中咻地一下子跳到外面,用不着写很多次的break语句; 例如 2001 Page 23 of 89 高质量C++/C 编程指南,v 1.0 { ? } error: ? 就象楼房着火了,来不及从楼梯一级一级往下走,可从窗口跳出火坑。所以我们主张少用、慎用goto语句,而不是禁用。 { ? } { ? } goto error; 第5章 常量 常量是一种标识符,它的值在运行期间恒定不变。C语言用 #define来定义常量(称为宏常量)。C++ 语言除了 #define外还可以用const来定义常量(称为const常量)。 5.1 为什么需要常量 如果不使用常量,直接在程序中填写数字或字符串,将会有什么麻烦? (1) 程序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变差。程序员自己会忘记那些数字或字符串是什么意 思,用户则更加不知它们从何处来、表示什么。 (2) 在程序的很多地方输入同样的数字或字符串,难保不发生书写错误。 (3) 如果要修改数字或字符串,则会在很多地方改动,既麻烦又容易出错。 ? 【规则5-1-1】 尽量使用含义直观的常量来表示那些将在程序中多次出现的数字或 字符串。 例如: #define const int const float MAX 100 MAX = 100; /* C语言的宏常量 */ // C++ 语言的const常量 PI = 3.14159; // C++ 语言的const常量 5.2 const 与 #define的比较 C++ 语言可以用const来定义常量,也可以用 #define来定义常量。但是前者比后 者有更多的优点: (1) const常量有数据类型,而宏常量没有数据类型。编译器可以对前者进行类型安 全检查。而对后者只进行字符替换,没有类型安全检查,并且在字符替换可能会 2001 Page 24 of 8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