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一、总则
目的:
1、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司各级员工的工作绩效,肯定和体现员工的价值; 2、帮助部门建立一个有效的双向沟通平台,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提高员工素质和个人绩效;
3、规范绩效管理流程,使其制度化、标准化。
4、推广在绩效考核方面先进部门的经验,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注重考核的良好氛围。
二、绩效考核的实施
(一)、考核对象
本制度的考核对象为公司副总以下(含副总)全体员工。 (二)、考核项目
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是行为考核,行为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评估,是公司/部门对每一个员工素质要求的体现。主要为团队协作、沟通与联系等,具体内容见附件。
(三)、考核频率
各级员工绩效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按自然季度进行考核,若已进入考核期,但又未达到自然季度起始日,则等到自然季度起始日进行考核),各部门将本部门员工(不含部门负责人)本季度的季度绩效考核结果于次季度的月初10号前报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由办公室会同各分管副总及总经理进行考核,于次季度的月初10号前出考核结果,副总的考核由办公室负责组织,采用中层干部测评和董事会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绩效沟通
业绩辅导(面谈)
员工的直线主管(一般员工为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为分管副总)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员工进行定期辅导,帮助员工提高工作业绩。面谈工作必须确保一月一次。内容具体如下:
1
①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 ②了解员工所遇到的困难; ③帮助员工清除工作的困难; ④提供必要的领导支持和帮助。 四、实施考核
(一)、做好绩效记录
员工的直线主管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做好绩效记录,为考核及考核结果反馈提供依据。
(二)、各级员工的考核 考核方式及考核的分配权重
考核分业绩考核和行为考核,采用双项考核的方式,具体如下:
业绩考核由员工的直线主管进行,具体的考核指标为员工的岗位职责和直线主管平时所安排和布置的工作,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所进行的打分,采用百分制,占考核权重的60%;
行为考核以自我评、上级评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百分制,占考核权重的40%,各部门一般员工的考核分值(百分制),个人评分占10%,部门评分占60 %,分管副总占30 %;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分值(百分制),个人评分占10%,分管副总评分占50 %,总经理评分占40%。
副总的考核,中层干部测评占50%,取中层干部测评的平均分,董事会的业绩考评占50%。 五、绩效考核结果管理
(一)、考核资料的保管:
1、各部门应指定一人对员工所有的考核资料进行集中保管。
2、各部门员工季度考核汇总表一式两份,分别以电子文档、纸质文档形式由各部门保管留存一份,另一份作为员工的人事档案由各部门报到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保管。各部门负责人季度考核汇总表一式两份,分别以电子文档、纸质文档形式由分管副总保管留存一份,另一份作为员工的人事档案由由办公室统一保管。
3、办公室有权利查阅公司任何员工的各类考核资料,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向
2
办公室开放本部门的考核资料,其他任何人员不得查看。
4、任何接触到考核资料的人员都有保密的义务,不得散布、传播。 (二)、考核结果应用:
1、员工的考核结果与收入直接挂钩,每月计提被考核员工月薪的百分之十纳入考核,考核金额采用季度考核、季度发放的原则。
2、公司本着考核金额不结余、可补贴的原则,考核分值在80—90之间的,考核金额全部发放;考核分值在80分以下的,发考核金额的80﹪;考核分值在90分以上的,发考核金额的120﹪,如还有结余,由考核分值在九十分以上的员工分摊,但一般员工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金额需分开计发。
3、为奖金发放、培训与发展、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人员的晋升及调配、员工的辞退(员工如果连续三次考核低于80分的,予以辞退)等工作提供依据。
4、作为优秀员工评选、调薪等人事决策的参考。
5、试用期、实习期的员工不计提考核薪酬;公司中途辞退的员工,其考核薪酬全额发放;员工合同到期,没有续签的,其考核薪酬按考核结果发放;员工中途辞职的,其考核薪酬按考核结果发放,但须提前30天向公司交书面辞职报告,并要做到移交清楚。 六、绩效管理责权分工
(一)、办公室职责:
办公室负责制定和修改公司统一的绩效管理制度,监督各部门考核工作的进行,提供必要的咨询,汇集、建档和分析绩效管理的有关资料,对部门的绩效改善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提出建议,
(二)、各部门负责人职责: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绩效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负责培训本部门员工,提高工作绩效,运用考核结果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人事建议和决策。
(三)、高级经理职责:
高级经理基于客观事实对下属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应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员工,若与员工的意见不一致,需要耐心倾听并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应用考核结果进行有关的人事决策。
(四)、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职责: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