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课时课题 教学内容 第1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 教材第34—35页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教学目标 主备教师 李立新 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准备 2、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光盘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你有过到商店买东西的经历吗?在商店里购物时,你遇到过怎样的数学问题? 2.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 3.提问: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能看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吗? 二、互动新授 1.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 (3)通过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并要求他们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 (4)引导综合算式。 介绍: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地去解答,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 我们还可以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运算的算式。 结合解题思路边介绍,边板书“综合算式”:5×3+20。 (5)初步理解运算顺序,介绍书写格式。 提问:用这道综合算式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 师明确:用综合式计算时,一般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并用递等式表示。先在原题下面,即第二行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第二行的“=”,在第三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教师边说边板演) 让学生照样子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6)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提问: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1)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 (3)鼓励: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如有困难,可以先列分步算式。 (4)讨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提问:这道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 要求学生根据确定的运算顺序,试着用递等式计算。 3.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比较:观察2道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在这样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让学生完成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标出每题的错误之处并改正错误。 (2)汇报交流,引导反思: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四、全课小结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想想做做”第3题 作业设计 2.“想想做做”第5题 含有两极的混合运算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课时课题 教学内容 第2课时:含有两极的混合运算(二) 教材第36—37页 主备教师 李立新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教学目标 问题。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光盘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让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 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要先求的是什么?师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除法,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题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是先要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计算。 2.“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1.“想想做做”第2题 作业设计 2.“想想做做”第5题 含有两极的混合运算(二)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