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形象分析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林黛玉形象。 2、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林黛玉的形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世她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幸得甘露灌溉的绛珠仙草,来生她是繁华世上苦无依靠的清高女子。她是颦儿,她是潇湘妃子,她是林黛玉,她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富有灵性的经典女性形象。那么,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又是如何去塑造这一形象的,在课文的分析中我们又能概括她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肖像、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所谓细节之处见精神) 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具体的刻画,侧面描写是烘云托月式的描写,即通
过周围人物和环境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往往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三、欣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关键词
品味人物性格的底蕴 2、品重点句
领悟人物语言言外之意 四、具体分析林黛玉形象
1.林黛玉之肖像描写
问题1:众人眼中的黛玉是怎样的? 问题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是怎样的? 问题3:宝玉眼中的黛玉是怎样的? ?众人眼中的黛玉
课文句子:“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找关键词:不俗、怯弱、不足之症 概括:气质不凡、体质病弱 这是对林黛玉的初步勾画 ?熙凤眼中的黛玉
课文句子:“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找关键词:标致、气派 概括:容貌标致、气质不俗
这是对林黛玉的进一步描写,而通过王熙凤的言语去展现,这属于侧面描写。 ?宝玉眼中的黛玉
课文句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找关键词:罥烟眉、含情目、愁、病、弱柳扶风、多一窍 概括:多愁善感 弱不禁风 美丽动人 聪慧过人 这是浓墨重彩的正面描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概括林黛玉这样的形象,大家最好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气派不凡、美丽聪慧、弱不禁风、多愁善感 2.林黛玉之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黛玉初进荣国府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在课文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课文句子: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哪里可以体现“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邢夫人处辞饭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语言得体
②王夫人处揣度座次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坑一溜三张椅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坑,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谨慎小心
③吃饭时推让座位、喝茶
“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直到贾母说明了理由,“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事本不合自家习惯,但也“一一改过来” 。 谨慎敏感 ④关于读书的回答
第一次贾母问她,她说念了《四书》,第二次宝玉问她,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种心理是通过林黛玉的语言、动作和一些贯穿在其中的细节描写去体现的。
我们可以总结概括为: 谨慎小心 知书达礼,有教养
很强的自尊心 很强的自卑感 3.总结
通过以上听其言、观其行、审其思,再加上之前的察其色,我们可以概括林黛玉这样的形象:
林黛玉是美丽聪慧,知书达理,气派不凡,体弱多病,多愁善感、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 五、课后作业
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形象 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