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尿道
2.尿的生成虽然是连续的,可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有过滤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3.下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肾单位
B.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尿 C.③具有过滤作用 D.④为输尿管
4.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中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和尿液 C.血浆和原尿
B.原尿和血浆 D.原尿和尿液
5.人体的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右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6.多喝水、不憋尿有利于人体健康,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摄入水的多少不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B.尿液太多膀胱过度膨胀会影响其正常功能 C.排尿量过少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 D.尿素必须溶解于水才能排出体外
7.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有( )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8.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 ℃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来升 源 气温34~38 ℃ 呼气 尿液 汗液 粪便 200 200 1 750 450 1 000 1 400 250 350 气温21~25 ℃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9.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 液体 液体 分 克 毫升 克 毫升 克 毫升 成蛋白7.20 质 葡萄0.10 糖 无机0.72 盐 尿0.03 素 0.03 1.80 0.72 1.40 0.10 0.00 0.03 0.00
(1)液体B是从[ ] 中提取的液体。
(2)液体C是从[ ] 末端中提取的液体,其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其中含有无机盐和 。 (3)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最终排出的尿液为1.5升,这和 作用有关。
二、探究创新
★10.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甲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乙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 ] 构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