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热爱生命
第一课 杨光的“阳光”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遇到一些缺憾,这是人生的常态。
2.认识自身的缺憾及其背后的不合理观念,学会接纳自我,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缺憾,悦纳自我,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可曾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因为种种原因双目失明后,你眼里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你又将怎样面对呢?今天,将给大家介绍一位盲人歌手---------杨光。 二、主题活动 (一)生命故事 1.讲一讲,议一议
请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杨光的故事,让学生补充知道的杨光的故事,议一议故事的感人之处。
2.想一想,写一写
学生思考并与同桌讨论:从杨光的故事里感悟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有感受的一句话写下来并全班交流。 (二)生命探索 1.讨论交流
通过教材呈现的四幅图,了解不同的人感到缺憾的事,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判断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讨论哪些问题是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的,哪些是通过付诸行动可以改变的。 2.小调查
联系自己的生活,调查“我感到缺憾的事情,我当时的相法,我现在的想法”树立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学会接纳自己的缺憾或不足,尝试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生命氧吧
有感情地朗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天堂鸟》,了解女孩儿身上所发生的事件,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
(四)生命驿站 1.自我对话
学生自己选择一句教材上自我对话,或重新设计一句激情呐喊,突破自我。 2.我的“真情告白”
让学生先就书上的四幅图进行“真情告白”。例如:“我怎么这么矮”可以有两种转换方式:(1)虽然我很矮,但是如果我加强锻炼、坚持锻炼,也许有一天我会比现在高出很多呢! (2)虽然我很矮,但是我学习成绩好,还有很多特长,也许有一天我会成为闻名世界的现代版拿破仑呢!
1
(五)生命寄语
“接纳自己的缺憾,我们的人生便会多一份精彩!” 组织学生诵读此生命寄语,也可以根据感受自己创作。
第2课我的生命线
教学目标:
1. 学会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认识到未来生命历程需要认真规划。 2. 初步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规划生命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地图上有许许多多的线路,有公路线、铁路线、河流线等,这些线路指引着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同地图中的线路一样,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也像一条不断延伸的路线,通向未来的人生。那么我们自己的生命线在哪儿呢?下面就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画出自己的生命线。 二、主题活动 (一)生命万花筒 1。画生命线
(1)以丁丁的生命线为例,教师简要讲解生命线的要求:预设自己的生命终点;在AB段标注三件最有影响的重要事件,在BC段标注三个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2)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用红笔标注正向事件,蓝笔标注负向事件。) (二)生命体验园
师生讨论和分享,回顾过去生命时光的精彩,认识到未来生命时光漫长而重要。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标注星号的几个问题。 *在你过去的生命时光里最重要的三个事件。
当我们跨进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的童年时光即将结束。回首这段来时路,看看你成长的足迹,你是否觉得快乐和充实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那些影响你的重要事件,想想它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带给你了什么呢? * 你把生命的终点预设到了什么时候?为什么? * 算一算你预设的未来生命时光,有什么感想?
小学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同时更是未来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算一算,从现在起到生命终点,你还有多少年?是过去生命时光的几倍? * 与同伴说一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三个愿望? (三)生命加油站
2
1.读一读
(1)读一读《来自哈佛的一项调查》:组织学生阅读此文,并交流感想。 (2)读一读《来自马拉松比赛的启示》:引导学生明白,美好愿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长远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阶段性的小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 2丁丁告诉你
制定恰当目标需要注意:
(1)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 (2)制定目标应符合实际,具体可行; (3)锁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段;
(4)一旦决定,就开始行动,朝着目标坚持不懈第去实现。 3我是人生规划师
学习了上述方法厚朴,着重结合自身实际,重新调整、设定未来的生命线,学习更加合理地规划人生目标。 (四)生命寄语
组织学生诵读艾默生的名言。
第3课我们的闲暇时光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闲暇的相关知识,知道闲暇就是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
2.学会反思自己对闲暇的兴趣、态度、习惯,初步养成自我监控意识和决断意识,提高自主支配和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自主支配闲暇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游戏:奇妙乐园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相互促进开阔思路,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主题活动 (一)生命万花筒 1.小调查
(1)调查分析。学生自主进行同伴调查,了解受访人最近一个周末主要从事了什么活动,心情和感受怎样。
(2)汇报交流:为什么受访人会有这样的心情和感受? (3)对比板书。
心情感受: 原因分析:
愉快 高兴 爽 得意 满足 是自己想做的事 有成就感 ?? ?? 觉得有意义??
3
—————————————————————————————————
心情感受: 原因分析:
无聊 难过 累 无可奈何 家里没人 不喜欢 被家长逼迫 ?? ?? ?? ?? 2.案例再现
(1)学生用生动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吧教材提供的两组案例呈现出来。
(2)引导学生从中进行分析讨论:自己是否有过类似情况?为什么同样的周末活动会有不一样的安排?导致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 1)打电脑游戏
A.安排上:有目标、有计划、有节制。感受:真棒! B.安排上:随意、无目的、活动单一。感受:无聊! 2)学国画
A.感受:兴趣盎然。可能原因: 很喜欢、自主选择、有作品获奖等。 B.感受:百无聊赖。可能原因:被迫、画不好、不喜欢等。 (二)生命体验园
1.结合教材提供的四个场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它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学们可以从中收获什么? 2.说你说我
引导学生们就自己安排的精彩活动进行交流,要说出自己最得意的地方。 (三)生命加油站
1组织学生计算后汇报:一年里大约有多少天节假日。
2算一算自己一天里有多少或长或短的闲暇时间,加起来大约有几个小时。 3组织讨论:从这些数据里看到了什么? (四)生命接力赛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合理的闲暇计划。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