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十六个典故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3 20:27: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九十六个典故,讲完整个中国古代史:一口气看穿五千年

1、炎黄二帝: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本部落人被称之为“百姓”。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陶寺古城遗址:

该古城遗址陕西省襄汾县,建成时间大约距今四千七百年。该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曾一度是国内发现的最大史前古城遗址。该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墓葬,墓中骸骨的DNA检测结果显示其父系Y染色体snp单倍型几乎全部为O3基因,与今天汉族主体的父系基因高度一致。可以说,基因证据证明了陶寺遗址的居民就是当代中国人的祖先,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该遗址还发现了最早的天文观测系统,与古籍《尚书-尧典》所载尧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的记载相符,故而猜测为尧帝的都城。 3、尧舜禅让: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4、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大洪水”传说,大约发生在四千多年前。目前,能够发现的最早的记载是周代早期的青铜器“遂公盨”的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与《尚书-禹贡》记载相符。传说大禹治水之后,舜禅位给了大禹,大禹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 5、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00年,夏朝的统治者称“后”,死后称“帝”,地方上的部落通常称为“有某氏”。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所灭。 因为至今在商朝的甲骨文中没有出现“夏”字,所以商朝之前是否存在一个叫“夏”的王朝存在争议。但是,各种证据证明,商朝之前有一个王朝存在。 6、石峁古城:

该古遗址大约相当于舜帝时期到夏朝早期,距今约四千年,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有猜测认为该遗址是黄帝的都城(但是年代对不上),应该是夏朝早期都城。该遗址出土了鳄鱼的骨骼,与夏朝王室喜爱养龙的传说似乎有所联系。

1

7、成汤革命:

夏朝最后一任君主桀残暴无道,引起各个部落的不满,“桀骜不驯”骂的就是他。商部落首领汤王在贤人伊尹的福坐下吗,率领天下臣民反抗夏朝,在鸣条之战中打败了夏朝,并俘虏了夏桀。随后,汤王将夏桀流放到南巢,夏后降为诸侯(周代的杞国就是夏后的后裔),商朝建立。 8、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统治者称“王”。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代在各个领域比之前代都有长足进步,中国正式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9、贤人伊尹:

中国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第一位贤相,辅佐商汤王取代了夏朝,成就了天下霸业。据记载,伊尹出身卑微,只是个厨师,所以后世也把他当做厨师的祖师爷。根据出土的商朝甲骨文的记载,伊尹终商一世都受到历代商王的隆重祭祀,甚至有时与汤王一起享受祭祀,可谓一段“一体君臣祭祀同”的佳话。 10、盘庚迁都:

汤王死后,伊尹又辅佐了五代商王,但是在第十代商王中丁之后,商朝屡次迁都,连续九代发生动乱,进入“九世之乱”时代。后来商世祖盘庚大约在公元前1320年迁都到了殷,结束了“九世之乱”,商朝再次进入平稳发展期,中国开始成为真正的大国。 11、武丁盛世:

武丁王于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在位期间任用贤人傅说(可能是甲骨文中的“父乙”)、甘盘(甲骨文称“师般”),创造了一代盛世,将商朝的国力推上了巅峰。武丁王的妻子妇好,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女将,多次和武丁王一起带军出征,击败了周边的各个蛮族,征服了“鬼方”、“土方”、“夷方”等各个蛮族,扩大了华夏族的疆域和影响力。商朝在青铜器铸造上的成就更是首屈一指。武丁王死后,庙号商高宗,谥号襄王。

2

妇好墓出土武丁时期的青铜钺。青铜钺在当时起到类似指挥刀的作用

12、武王伐纣:

武丁之后,商朝王室开始奢侈,朝政走下坡路,后来的纣王穷兵黩武,实行暴政。给了周国(甲骨文称“周方”)发展的机遇。周国开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周王古公亶父、文王两代君王励精图治,尤其是文王得到姜太公的辅佐之后,周国很快取得西部各个部落的支持。同时,周文王还是《周易》的作者。

周武王即位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带兵伐纣,于牧野之战中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商王的后裔成为诸侯,被封在宋国。 1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周朝完善了夏商以来的分封制度,诸侯因身份、功劳不同而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下面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士以下为平民。诸侯统治区域称之为“国”、“邦”,卿大夫统治区域称之为“家”,这便是国家一词的来历。 周朝这种制度在古代被称之为“封疆建国制”简称“封建”。 14、成康之治:

3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即位,武王的弟弟周公辅政,周代进入了四十多年的平稳发展期。这个阶段,周彻底安抚、平定了殷商的残余势力,而且征服了东夷,让华夏族拓张到了今天的长江中下游,统治区域相比于商代大了很多。

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记录了成康之治的一些盛举

15、国人暴动:

周康王后期,周朝已经呈现腐败迹象。随后的周穆王好大喜功,四处巡游,消耗了国力。随后,西北游牧民族崛起,“侵暴中国”。到了周厉王时代,社会矛盾十分突出。此时的周朝实行国野分治,城邦居民称之为“国人”,城邦之外的人称之为“野人”,国人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周厉王即位后,垄断了各项经济来源,让国人不满。随后,他又设立监察机构,不允许国人议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公元前842年,国人发生暴动,将周厉王流放,朝政由“共伯和”主持,史称“共和执政”。 16、烽火戏诸侯:

4

搜索更多关于: 九十六个典故 - 图文 的文档
九十六个典故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0jhq4e78147ty60k2b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