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主权国家之间(包括主权国家与经济组织,主权国家的企业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基于平等互利,并且利用自己占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如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设备,管理技能等)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并且根据一定的协议或合同分担一定的义务和风险,分享合作的收益。 二、简述
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 是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组织、各国的企业和个人。2.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 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领域4.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优化组合和配置5.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要求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2.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联系和区别?
答:1.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联系(1)都是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比较利益的重要手段; (2)都必须受到国
际上通行的国际惯例和准则的制约、调节; (3)都与生产要素的禀赋相关; (4)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二者常常结合在一起进行。承包工程、直接投资、对外援助、技术转让常常伴有商品出口;
2.主要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 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商品的出口与进口、贸易惯例、检验、运输、货款的收回等等;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组合、配置的特点和规律;2)开展的主要领域不同。国际贸易是侧重在流通领域开展的合作;国际经济合作是在生产领域开展的合作;3)交易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 国际贸易一般采取买断和卖断的方式,交易达成后,买方收货付款,卖方交货收款,双方关系即告结束;国际经济合作一般表现为项目,项目的实施要持续较长时间。4)对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国际贸易能从其他国家获得稀缺的商品(成本低、质量高、本国不能生产),但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生产力;国际经济合作一般可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我国利用外资提
1第 1 页 共 10 页1
高了这些能力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政策 国际直接投资:一国的投资者(企业或个人)通过将资本用于他国进行生产和经营,掌握国(境)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杠杆收购:指公司或个体利用自己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冷热国对比分析法:是以冷:投资环境恶劣;热:投资环境优良;来评估相关国家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
境外独资企业: 是指某一或若干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境内,新建或设立全部资本由该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所有权、经营权都归该外国投资者掌握,全部风险和收益由该投资者享有和承担。 二、简述
1.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合资、合作、独资 1、 合资企业的特征:①合资企
业是股权式合营企业,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权利、风险按股权比例分担;②外国投资者的股权比例,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可能有规定,也可能没有规定③合资企业中,一般至少包括一个
外国投资者;④一般有合资期限规定。
2、合作企业的特征:① 合作企业是契约式合营企业。②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由各方通过协商在合同中订明。③各方承担的义务不完全为投入资金;承担风险、权利、利润分配,不一定与出资比例对应; 3、外资企业的特征①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是由外国投资者投资。 ②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国企业。 ③外资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外资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责任。因此,外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2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或目的有那些?
(1).市场导向型动机 (2).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 (3).技术与管理导向型 (4).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 (5).优惠政策导向型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
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哈佛大学教授维农(R.G. Vernon)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WEB ABSTRACT)。把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认为美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关。
☆ 创新阶段:创新企业垄断技术,需求少,价格高;在国内生产,产品出口;
☆ 成熟阶段:产品生产出现竞争者,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创新企业开始对外投资; ☆ 标准化阶段:产品生产技术普及,创新企业技术优势丧失。主要是价格竞争;通过对外投资把产品生产转移到工资最低的国家和地区。
4.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外
2第 2 页 共 10 页2
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凡是本国已处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70年代提出。小岛清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与美国相比,有三点不同:
1)美国对外投资多是制造部门,在美国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对外投资多分布在资源开发和劳动力密集部门,是日本国内丧失优势的行业;2)美国对外投资的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大企业;日本对外投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转让的是适用技术;3)美国对外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对外投资减少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日本对外投资是日本国内处于劣势,而在东道国为优势的行业,不影响对外贸易。
5.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因素有那些?
1.自然环境。由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人口等因素组成。 2.经济环境 1)经济状况2)基础设施 3)经济政策 4)国际贸易及国际收支情况5)经济制度及市场体系完善程度。 3.法律环境。包括法律的完备性、公正性、稳定性
4.政治环境 1)政治制度 2)政治稳定性 3)政策的连续性 4)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5.社会与文化环境 1)语言 2)宗教 3)教育水平 4)社会心理和社会习惯。
6. 国际独资企业的优势和缺点 (1)创建独资企业的优势:(与创建合资企业、境外企业收购比较)
A、企业的技术、工艺、配方、
管理等企业秘密不易扩散; B、具有完全的控制权,可以实现母公司的战略意图; C、避免与其他投资者的摩擦,企业
生产经营过程中易协调; D、独享企业经营成果,特别是具有垄断利润优势时。 (2)创建独资企业的缺点: A、建设周期长; B、在一些投资方向受到限制,有些行业不允许外资独资,如我国电信、金融业; C、与当地政府、社区等团体沟通困难; D、缺乏对东道国文化习俗、法律、经济等企业环境进行了解和沟通的渠道; 7. 国家直接投资政策主要有哪几种?(1)发达国家促进对外投资的政策: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政策可以分成三大类:信息与技术援助、直接金融支持与财政优惠、投资保险。
(2)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促进政策
A. 直接金融支持与财政优惠。 B. 税收优惠。C. 对外投资担保。D. 信息与技术援助。 第三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一、概念 1、三来一补:
☆ 来样加工:外商提供产品的款式、花色品种、技术和原材料,中方企业使用自己的机器设备
加工生产,产品交由外方销售。外方按合同或协议付给中方企业加工费。☆ 来料加工:外商提供加工产品所需的原材料、辅
助材料、包装,甚至包括机器设备。中方企业按协议质量、品种、花色进行加工,外商在境外销售产品。付给中国企业加工费。☆ 来件装配:外商提供零配件、技术及设备,中方企业按要求进行装配,产品由外商销售,外商支付中国企业加工费。☆ 补偿贸易:外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机器设备、原材料、技术或劳务,中国企业不必付现款,在约定的时期内,用生产出的产品来抵偿。 2、合作开发:一般是在开采自然资源采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我国近海和陆地石油合作勘探开发。外方投资者和中方合作,对自然资源进行勘探、开采、
3第 3 页 共 10 页3
生产,按约定的比例分享利润或产品,风险共同承担。 3、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中文为“原始设备制造商”。
其含义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承接这一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 4、投资总额: 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投入资金总和。投资总额与生产经营规模、技术水平等有关。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实际需要的资本额。 二、简述
1.我国利用外资的作用和意义 (1) 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2) 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3)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 (5)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 2.中外合资企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合营者资格。B合资企业的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 C、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和亏损;D权力机构。合资企业设立董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