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打印版
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批第评 ↓
一编 导论 态
文学批评史 殊
文学史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 特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
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1、对象
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学”、“诗论”。
2、 一般 文学理论史 共
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2、任务
————— 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
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
2
文学理论 ↑ 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时
←
————————→历时
文学理论教程
受论。
★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1、文学哲学 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种意识形态;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3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2、 文学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 “比兴”说
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兴其实是暗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