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
A.安全绳 B.全身式安全带 C.自动收缩式救生索
18.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A )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消防与抢险 B.应急救援专家组 C.医疗救治
19.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A),并开展应急演练,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应急预案。
A.书面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详细应急预案
20.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 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 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A )
A.包含①、②、③ B、只包含① C.包含①、③
2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
急情况时,( B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B.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C.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2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B )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2 B.4 C.6
23.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 C )。
A.应当废弃不用 B.可以免于重新备案 C.应当及时修订
24.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 B )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2 B.3 C.4
25.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
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 A ),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A.停产停业整顿 B.限期整改 C.关闭或取缔
26.对深度超过(A)m,可能存在危险性气体的挖掘现场,应进行气体检测。
A.1.2 B.1.5 C.1.8
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B ),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请示领导、获得批准 B.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 C.立即抢救伤员
28.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B)。
A.专业训练 B.基础培训与训练 C.战术训练
29.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 C )人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A.评价人员 B.观摩人员 C.参演人员
30.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 B )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公众动员 B.分级响应 C.属地为主
31.属地为主强调( C )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第一反应 B.以人为本 C.安全第一
32.(A)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统一指挥 B.分级响应 C.公众动员机制
33.生产经营单位对( B )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事故频发场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