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广东省二模语文作文评分提示及标杆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6:22: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怀不变之情,守不变的家,追不变的梦,中国新青年将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振翼高飞。祖国的未来,时代的明天,请看青年——横空大气拍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点评:文章结构清晰,以“情不变”、“家不变”、“梦不变”架构全文。结尾回扣中心,照应题目。身份意识强,有一定的文学积累。不足之处:第二自然段的结尾,迁延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妥。第三自然段,家等同于文化,也值得商榷。此外,该生有意识地去“炼字”和“雕琢句子”,如:“青天白日的节义,都自暗屋陋室中操出;旋乾转坤的经纶,都由临深履薄中培来”,艰涩拗口。这种尝试的精神值得表扬,但临近高考,语言需要尽快调整。

等级:二类文。 评分:46

7号文 44分

时代万变,不改初心

岁月易,华章新。从书信到微信,从图书馆到家庭书橱,从“出国热”到“归国潮”,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在悄然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万般变化让人眼花缭乱,但变化的背后总有着其不变的底色,即使时代万变,也不改初心。

交流方式在变,不改的是真挚情意表达的初心。千百年前人们飞鸽传书,邮政时代人们盼着绿色邮车,绵延万里的距离,跨越漫长的时光,书信捎来远方亲人的心情与只言片语。时代变化无需漫长等待,万里路途也只消片刻穿越,微信等通讯技术的发达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或许你会担心便捷的通讯让表达失了味道,但我要说,少了几分焦急与距离,真挚情意能更快直抵心灵。通过微信,你能即时将“春江潮水连海平”的美景与心情传递给友人,你能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赠予亲人,你还能抒发“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豪情壮志。交流方式改变,但话语中的真挚情意永不褪色,这是我们坚守的初心,是我们不变的情意。

阅读场景在变,不变的是对先贤哲思追求的初心。无论是走进图书馆翻阅《诗经》《论语》,还是在家中点开阅读电子书读国学著作,抑或是打开电视观看“朗

读者”等电视节目,国学从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浸润我们的生活。阅读场景变化,从视觉到听觉,无论以哪种形式,始终不变的是我们对于先贤哲思的追求,对国学传统、中华文化的渴求。而现代化的阅读方式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先贤之言,追求传承的智慧。

逐梦方向在变,不改的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初心。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国人为追求学业、追求西方先进的物质、科学及文化而形成“出国潮”,但祖国迅速发展的今天,国人也可以在国内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时代万变,但我们的交流初心不变,追求不变,不改初心,抵砺前行。

点评:本文分别从“交流方式在变”“阅读场景在变”“逐梦方向在变”三个方面着手论证“变与不变”,结构较清晰。各主体段落能回顾材料,使“变与不变”有所依托,不会陷入空谈的泥淖。另外,审题要注意,任务中“选好一个方面”要把握,此文有扩写材料之嫌。

等级:二类文。 评分:44

8号文 38分

“变”是为了更好的“不变”

交流沟通方式的变化,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阅读场景和方式的变化,使经典更能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逐梦方向和形式的变化,使更多人能在不同的领域内实现自我价值。我们所做的任何变化,都是为了使其更加稳定的(地)发展下午。

形变神不变

千百年来,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我们也在通过不断革新自己以便更适(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和时代。但是,尽管形式一直在改变,其内涵和本质却总未改变。而这也是让“变”为“不变”服务的大前提。大家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沿街叫卖的移动小摊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以“字号”为后缀的店铺越来越多。虽然沿街叫卖的形式渐渐被时代淘汰,但是其中的传承、手艺

却在一家家店铺中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在这些手艺传承被经营方式的革新所保留下来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将会在这快速变化中多一份传承与温情。

神不变,形不变。

为了内涵和历史的保留,我们必须推动传承和传播形式的改变。创新是事物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一个时区创新能力的民族就如同一摊(滩)死水。民族是,民族文化亦是。一味的继承不仅不能实现对内涵和传播的保护和传承,反而还会使其衰落,走向灭亡。所以为激发传统内涵的活力,我们必须推动其形式的改变,使其同时代内涵相融合,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保存和继承传统内涵的历史底蕴,使其在社会的发展中绽放光彩。

形神合一,相辅相呈(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久经风霜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善变”的民族,在革新思想形式中不断完善对历史内涵的理解和发展。同时,正是有了稳定且历久弥新的传统内涵,中华民族才有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底气和动力。在二者相辅相呈(成)、共同发展中,中华民族才得以毫不动摇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将中华文化的精华弘扬于世界每一个角落。

“变”是为了更好“不变”,我们要在不断变化、创新中,守住历史传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点评:文章从材料出发,引出“变”与“不变”的话题,但完全未触及沟通方式、阅读场景和逐梦方向等内容。

思维较为开阔,但所写没有什么根基(与材料没有太大关系)。并且错别字、病句较多。

等级:三类文。 评分:38

9号文 37分

贴近本色,不断开拓

有没有人曾想过“不知何年初照人,不知何人初见月”的那个人、那盏月如今怎么样了?距我的猜测,第一次停下来望了望月亮的那只猿猴大概率已经长眠于地下了,而那轮明月却依然明镜如初,长久地挥洒着光线。但是数万年之后,那只猿猴的后代已经实现了登月行走与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样联系看来,人在不断发展的背后还保留着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亘古不变的内心向往。

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从上古时代到封建时代再到工业时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依然坚信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并且会自发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适应来实现更高的追求。

如今很多人说传统名著已死,年轻人都不去阅读了,传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我看来未必如此。《诗经》、《论语》这些国学著作从最早的宫廷贵族手里流传到了平民百姓的口边,靠的是《诗经》里清新隽永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论语》里对做一个洁身自好的君子的向往。如今传统文化从图书馆从课本里走到了年轻人的电子阅读器中,凭借的也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式爱情、对“博学而笃志,切河而近思”真理追求的近乎向往的敏锐感知,从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修身养性、博学好问,不断地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基因传承下去。

一代青年人应有一代青年人的追求与理想。虽然传统底色都是一贯的深沉与发奋,但是时代交给青年人不同的题目,青年人应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做出不同的解答。一代志士梁启超在中国人浑浑噩噩不愿睁眼之时,巧妙地将西方先进民主思想融入传统文化,发动公车上书,使更多中国人觉醒。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在面对西方人“中国会修铁路的人还未出生”的挑衅下攻坚克难最终建成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中国“鹊桥”计划同球当面软着陆的工程人员不断发奋成功成为全球首国,令人骄傲,这些都是不同时代的年青人对于中国传统发奋的践行。

我们都要坚守本色,贴近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本色追求,开创新时代。

点评:本文卷面干净,语言较有文采,但可惜作者不知此次作文的任务,全文游离在“变与不变”之外,文章思路混乱,不知所云,标题“贴近本色,不断开拓”也有跑题之嫌。

等级:三类文。 评分:37

10号文 33分

无论时代如何变,青年只有一个梦

2019年的春晚,“我们都是追梦人”唱响中国大地,在领袖“让青春之花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号召下,广大青年更加热情地投入到追求中国梦的大潮中去。

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青年人要努力奋斗。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那是中国人民努力 扌鲁 起袖子干出来的,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大家都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而奋斗着,从出国人数达到最大值的前几年,到近年来掀起的鬼过热,尽管人各有志,但中国梦一直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天南地北的人都在奋斗着,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要抱怨家境好的同学可以出国留学,那不仅是家境好的原因,而是人家也努力过了,用钱可以砸进的大学很好。别人归国也是报效祖国,你努力学习也可以为国争光,这有什么好抱怨的?

实现中国梦,青年更要勇于创新。可以很肯定的说年轻人已成为国家的创新主力了,从文化类的《流浪地球》电影,到科技上的C919大飞机,哪个主创团队不是以80后,90后为主要成员,中国的活力正是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而求难消褪,尽管说这其中许多人都在国外深造过,制作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是100%的纯国货,但血液会更新,时代在进步,我当然成人中国确实学了西方的技术,也买了很多国外的现成品回来观察,但我们经过学习、改造后,哪样做的比西方差了?这都是创新的作用,中国高铁的辉煌历程就是很好地例子,虽然有些核心零部件买了外国的,但经过创新改造,中国高铁的血液不断被净化,核心部件不断中国化,相信过不久,纯种中国高铁就会奔驰在神州大地上,奔驰在世界舞台上!

我们追的是“中国”梦,最重要的,还是爱国。杜嘉班纳侮辱中国文化事件,让整日怼天骂地的键盘侠团结起来,骂得杜嘉班纳连连致歉,连受人唾弃的键盘

2019年广东省二模语文作文评分提示及标杆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0ltp7fjg21wxgu8k8be9y6ym8c7hv00mpz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