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非金属元素A的基态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两倍,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D的单质是短周期中熔点最低的金属,E的合金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1)E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A的某种氢化物A2H2分子中含有 个σ键和 个π键。 (3)A的含氧酸根离子A
的立体构型是 。
(4)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A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其原因是
。
(5)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解于氨水中生成的复杂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6)下图是D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这种堆积方式的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该原子的半径为r pm,此晶体的密度ρ= g·cm(用含r的代数式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3
答案(1)1s2s2p3s3p3d4s
(2)3 2 (3)正三角形
(4)氨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而甲烷分子间不能,所以氨的沸点比甲烷的高 (5)[Cu(NH3)4](OH)2
2
2
6
2
6
10
1
(6)8
解析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C是氧元素。其中非金属元素A的基态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两倍,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则A是碳元素,所以B是氮元素。D的单质是短周期中熔点最低的金属,则D是钠。E的合金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则E是铜。(1)铜的原子序数是29,铜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s2p3s3p3d4s。(2)A的某种氢化物A2H2分子是乙炔,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分子中
2
2
6
2
6
10
1
含有3个σ键和2个π键。(3)A的含氧酸根离子C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3,所
以碳酸根的立体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形。(4)氨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而甲烷分子间不能,所以氨的沸点比甲烷的高。(5)铜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铜溶解于氨水中生成的复杂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u(NH3)4](OH)2。(6)根据钠的晶胞结构可知这种堆积方式的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为8。若
9
该原子的半径为r pm,则晶胞体心的对角线是4r pm,所以晶胞的边长是 pm。该晶胞的体积是
×10-30 cm3
。晶胞中含有2个钠原子,则此晶体的密度ρ= g·cm-3
=
g·cm-3
。
贯彻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掌握新形势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