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老是一心只看着文本的“阅读和教学”,认为上完了几篇文章就一了百了,要培养学生的“名著意识”。奥地利的茨威格就说过,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向善的力量。其实我们读巴金的《家》不也是同样让我们的学生产生一种对恶的痛恨吗?脑海中有了“名著意识”才能产生“名著愿望”,也就会变成一种的自觉的需求,因而老师的观念是“变”的前提。 其次是老师要大胆引领,要敢于在课堂上让名著有位置,让名著走进课堂。再次是老师要敢于在时间上投入到名著上。名著含义很深,涵盖时空之广并非一蹴而就的,因而时间是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的有效的手段。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没有效率的,学生的理解是肤浅的,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故事的浓缩版”。当然时间的保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讲的时间是与效率分不开的,并不是时间的无限制放大;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冲淡文本的解读,就会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因而老师要有计划、有章法、有重点地去教导,可以是“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重点篇章和章节介绍相结合”,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 七、教师情况 省份 宁夏 职称 中教二级 学校 电话 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 0953-2667620 姓名 电子邮箱 邬凤华 qszhwfh@126.com 通讯地址 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 751100 自我介绍: 从教8年来,我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热爱语文教育。八年来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成长,已将具备任教高中语文的一定素质。我的教学观念是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一切学习内容都是兴趣使然,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具有良好的教学风格。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