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宋代书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5:17: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 《仙坛记》, 则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馀皆可以类考。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 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其真行绝妙,所谓如长空游丝,虫网络壁者,吾于 《蔡明远》帖见之。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鲁公之碑、阳冰多题其颜。观其遗刻,如太阿、龙泉横倚宝匣;华峰、嵩极,新浴秋露,不足其威光峭拔也。……舒元舆尝得阳冰真迹, 在六幅素上, 见虫蚀鸟步痕迹,若屈铁石陷入屋壁,霜画炤著,疑龙蛇骇解,鳞甲活动皆飞去。且赞之曰: “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上(宋太宗赵炅)尝语近臣曰: “朕君临天下,亦有何事于笔砚,特中心好耳,江东人能小草,累召诘之,殊不知向背也。小草字学难究,飞白笔势罕工,吾亦恐自此废绝矣。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呜呼,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扬子云以书为心画, 于鲁公信矣。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其(欧阳询)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而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 如龙蛇振动, 戈戟森列, 自成一家。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世南貌儒谨,外儒不胜衣,而学术渊博,论议持正,无少阿徇,其中抗烈,不可夺也。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然而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而莫渎,如其为人。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神品三人,颜真卿、张长史、李阳冰;妙品十六人,唐太宗、虞世南、欧阳询、欧阳通、褚遂良、陆柬之高正臣附、徐峤之、徐浩、释怀素怀仁附、柳公权、沈传师、韩择木、徐骑省弟锴及李无惑附、石曼柳、苏子美、蔡君谟;能品六十四人,唐高宗、唐玄宗、唐顺宗、杨师道、汉王元昌、临川公主晋阳公主、房邻妻附、裴行俭、魏叔瑜子华、甥薛稷、兄叔琬、王方冀附、宋令文子之问、之 、之悌附王绍宗孙虔礼附、王知敬殷仲容附、卢藏用、岐王范、李邕、钟绍

京萧祐附、韦陟、萧诚宋儋、李璆附、张廷珪、贺知章、司马子微卢鸿附、王维、 吕向、郑虔、梁升卿、史唯则蔡有邻、李潮、王遹附、褚庭诲、张怀瓘、胡霈然苏灵芝附、张从申、段季展、韩滉、归登、邬彤、郑余庆、裴潾、韩愈刘禹锡、柳宗元附、韩梓材羊士谔附、李德裕、牛僧孺、李绅、裴休、唐玄度、卢知猷、于僧翰、钱唯治皇宋钱忠懿王、钱侍郎昱、李煜、王著、李居简、尹熙、古仲翼附、郭仲恕、句直馆中正、释梦、英颢彬、梦正、宛基附、李西台建中唐异附、宋宣献、公绶、子敏求附、杜祁公衍、王翰林洙、范文正公欧阳永叔附、周子发越、唐彦猷询、章友直杨南仲、元居中附、雷简夫、张公达、 慎东美、 邵??必附。

(以上)断自唐兴以来,以至于本朝(宋)熙宁之间,作《续书断》。 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 可谓之能。 ——朱长文 《墨池编·续书断》

唐太宗文武圣皇帝,翰墨所挥,遒劲妍逸,鸾凤飞翥,虬龙腾跃,妙之最者也。尝真草于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动,一时之绝。又尝因赐宴,操笔飞白,诸公竞从御手取之。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遂良书多法,或学鍾公之体,而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至于章、草之间,婉美华丽,皆妙品之尤者也。

——朱长文 《墨池编·续书断》

张长史,苏州吴人也。为人倜傥闳达,卓尔不群,所与游者, 皆一时豪杰。李白诗云: “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争追随。”太白奇士也,称君如此,君之蕴蓄浩博可知矣。……后人论书, 欧、 虞、 褚、 陆皆有异论, 唯君无间言。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李阳冰赵郡人。好古,善属文,尝令当涂,李白往依之,赠以诗曰: “笔落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历集贤院学士,晚为将作少监。韩退之称曰李监是也。阳冰篆品入神。自秦李斯以苍颉、史籀之迹,变而新之,特制小篆,备三才之用,合万物之变,包括古籀,孕育分隶,功已至矣。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唯真草是攻,穷英撷华,浮功相尚,而曾不省其本根,由是篆学中废。阳冰生于开元,始学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 《吴季札墓志》,精探小学,得其渊源,遍观前人遗迹,以谓未有点画,但偏旁模刻而已。尝叹

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其以书为己任也如此。当世说者皆倾伏之,因为其格峻,其气壮,其法备,又光大于秦斯矣。盖李斯去古近而易以习传,阳冰去古远而难于独立也。雅好书石,鲁公之碑,阳冰多题其颜。观其遗刻,

如太阿、龙泉,横倚宝匣;华峰崧极,新浴秋露, 不足为其威光峭拔也。

——朱长文 《墨池编·续书篇》

询师法逸少,尤务劲险。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里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旁,三日乃得法,其精如此。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尽牍所传,人以为法,虽戎狄亦慕其声。……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而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戈戟森列,自成一家。八体尽能, 而飞白尤精, 今恨不及见也。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孙虔礼,官至右卫胄参军,书有能名,或病其体多同而格不高尔。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浩字季海,受书法于父。少而清劲,随肩褚、薛;晚益老重,潜精羲、献。其正书可谓妙之又妙也。八分、真、行皆入能。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失能。盖其法出于颜, 而加以遒劲丰润, 自名一家。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其(颜真卿)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碑刻虽多,而体制未尝一也。盖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善于书者,可以观而知之。故观 《中兴领》,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 观《家庙碑》, 则庄重笃实, 见夫承家之谨; 观《仙坛记》,则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余皆可以类考。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其真行绝妙,所谓如长空游丝,虫网络壁者,吾于 《蔡明远帖》见之。或曰:公之于书,殊少媚态,又似太露筋骨,安得越虞、褚而偶羲、献耶?答曰:公之媚非不能,耻而不为也。退之尝云 “羲之俗书趁姿媚”,盖以为病耳。求合流俗,非公志也。 又其太露筋骨者,盖欲不踵前迹,自成一家,岂与前辈竞其妥帖妍媸哉?今所传《千福寺碑》,公少为武部员外时也,遒劲婉熟, 已与欧、虞、徐、沈晚笔相上下,而鲁公《中兴颂》以后,笔迹迥与前异者,岂非年弥高学愈精耶?以此质之,则公于柔媚圆熟,非不能也,耻而不为也。自秦行篆籀, 汉用分隶,字有义理, 法贵谨严, 魏、晋而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 唯公合篆籀之义理, 得分隶之谨严, 放而不流, 拘而不拙, 善之至也。

——朱长文 《墨池编 ·续书断》

“家贫不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此特一时之语耳。正不暇则行, 行不

暇则草, 盖理之常也。 间有蔽于 “不及”之语,而特于草字行笔故为迟缓,从而加驰骋以遂其蔽,久之虽欲稍急不可得,今法帖二王部中,多告哀问疾家私往还之书,方其作时,亦可谓迫矣,胡不正而及草,何耶?此其据也。然而非所造直与神遇则安能至是,亦足以自成一家而名于世也。

——李之仪《姑溪集》

东坡研黑几如糊方染笔。又握笔近下而行之迟。杨文公以方角小纸书蝇头细字,运笔如飞,东坡之浓与迟出于习熟,文公之小纸细字亦非有所必也。故知熟则生之,生则熟之, 贵乎无所滞阂耳。

——李之仪 《姑溪集》

学书生于行笔,苟不知此,老死不免背驰,虽规模前人默画,不离法度,要亦气韵各有所在,略不系于工拙也。

——李之仪 《姑溪集》

凡书,精神为上,结密次之,位置又次之。杨少师度越前古,而一主于精神,柳诚悬、徐季海纤悉皆本规矩,而不能自展拓,故精神有所不足。或谓作字正如习马,步骤驰骋各有先后,一失其节,御者所愧。至其奔轶绝尘,则乃能见其材。鲁直草字有类诚悬、季海。与夫马之在御者, 正书行书则一, 爽秀为多, 要之足以名世也。

——李之仪 《姑溪集》

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 又广之以圣哲之学, 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黄庭坚 《山谷文集》

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 终无烈妇态也。

——黄庭坚 《山谷文集》

《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鲁之闭门者曰: “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可以学书矣。

——黄庭坚 《山谷文集》

搜索更多关于: 宋代书论 的文档
宋代书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0vxm9looe2p7v540me6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