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用细腻的笔触叙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偶遇一位扫路老人,并在与其结识相处的过程中,被老人那种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和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所折服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只有热爱生活,知足才能常乐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学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在读中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感悟天游峰扫路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天游峰的高、险和扫路人的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及自信、豁达、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激趣,据题生疑。 1、[图片展示]武夷山的美景。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看后的感
受。
2、作者无意欣赏天游峰这迷人的景色,却对天游峰上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的?老人是个怎样的老人?为什么作者会写扫路人?扫路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1、初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①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②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尝试自己解决。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指导交流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
②指读生字词,并指导读音,识记字形(易错、易混淆的字)。③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再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分别描写天游峰和扫路人的句子,仔细读一读,天游峰和扫路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①学生读并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②讨论交流。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天游峰:高、险;扫路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乐观、自信、豁达、自强不息) 二、细读感悟,领略天游峰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就具体去看一看天游峰的美。) 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天游峰山高与险。
2、课文是如何写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再抓住文中的描写天游峰的词语、句子去了解天游峰。
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①划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认真读读,仔细体会。②说说你读出了天游峰有什么特点?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小组交流。
5、自由汇报读书体会,教师点拨: 走近天游峰:
出示片段一:“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高、险)
(1)师引导:你能具体说说从哪儿看出天游峰的高而险? (抓“九百多级”“一根银丝”“抛”“飘飘悠悠”等词;体会用数量词、比喻和夸张的表达效果)
(2)作者登上天游峰时,心里怎样?(好不得意)什么是“好不得意”?作者为什么会“好不得意”?
(3)指导学生朗读训练,体会天游峰的高而险及作者登上天游峰时的高兴心情。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出示片段二: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顶天立地”“九百多级”“ 一千八百多级”“层层叠叠”“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体会天游峰的高和险。
(2)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天游峰的高而险。
6、小结:天游峰是如此的巍峨险峻,作者顺着“银丝”终于登上了天游峰,心里好不得意,可他的收获却远远不止这些。他还在游览天游峰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位让他深受启发的老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天游峰 高、险
的
扫路人 充满自信 自强不息
豁达开朗 乐观向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