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2009年中小学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总结
袁淑英 张丽雅
我市2009年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各校初赛选拔的基础上,于2009年4月13日——27日历时12天,分别在时五中和汉坝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周比赛,现已圆满成功,落下帷幕。此次竞赛的主要内容包括八项内容:英文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口语,听力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能;教学设计说课100分和实际上课做课100分。这次竞赛共有42名教师参赛,竞赛活动在汉坝和五中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评委认真听课,分析文本教学设计和其他评判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判原则,42名选手在紧张、有序的竞争中,涌现出了中小学各13位优秀的十项全能选手:如:徐海英,张丽萍,秦志敏、王文霞,韩春丽、马佳等优秀教师。赛后,评委组成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总结,共有三名教师获一等奖,四名教师获二等奖。
通过目睹大赛的全过程,深深感受到我市各中心和各学校推举出的骨干或优秀教师的风采,看到了我们不分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从它们教学的教学设计中窥视出他们对课标课本教材和新的英语教学法的透彻理解,在比赛中也看出部分教师平时的刻苦钻研,奋发向上,顽强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以及不同教师对教材、学生,课标的理解深度,及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的差距,有的教师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实际的方式方法,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却华而不实,花样很多,不关注学生学情,效果一般。部分小学教师不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控课堂,组织纪律,使教和学变成两张皮。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次竞赛活动的亮点 1. 准备充分:
各中学推选的参赛教师都是在学校进行了赛前训练和竞赛,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随说是提前一天抽课节、抽上课内容,抽说课材料,但从上课来看,各位教师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并能打印好教学设计文本、说课材料、充分准备好各种教具、著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课件。有的教师连夜准备,丰富修改到凌晨五点,直到满意为止。精神可嘉。
有的教师提前一个月甚至利用假期苦练学习技术,简笔画,钢笔子和粉笔字等参赛的10向全能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从参赛的22位教师的授课情况看,每位教师都拿出了一堂远高于自己平时教学水平的课,在他们的设计中凝聚着整个备课组的智慧结晶,凝聚了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心血,体现出了每一位参赛教师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2. 态度端正
每位为教师都把此次竞赛作为参与学习的很好的机会,认真准备的同时,认真反思,积极参与,主动请教或与同行交流,并及时按照十项标准检验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不足。能力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全市中小学有42位教师参赛,只有一位教师中途退出。其余全部坚持到最后。
3.课件制作水平大有提高;
除个别教师下载课件不加修改外,大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活动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反复修改课件,使其更加美观,科学实用。通过课件加大了课堂容量,通过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能做到课件为学生、为教学服务。而不是被课件所左右;课件中影音文件插入,和动画制作水平都很高。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这样的课件的确不简单。
4.说课材料呈现一定的理论水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横多教师的说课材料中充分体现。教师多能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在规定的时间内,说明整体的教学思路。
5.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一切手段和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6.教学环节设计齐全,方法方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了整个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环节齐全,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参与面广。值得一提的是,从设计到操作都较好的是何峡,符合学生设计的是秦志红,能够有效把握时间,调控课堂的是王文霞。特别注重评价何学法指导的是徐海英等。 二,存在问题、现象:
1. 以教师为主的控制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较多: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本人真正的自主的“学”,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本身没有吧学生放在主导的地位,教师由于不放行学生,考虑的问题和设计的练习太多,由教师控制下的师生双边活动占据整个课堂,留给学生的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非常的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激励地位不能充分的一体现。 2. 学法指导欠缺:
看似轰轰烈烈的课堂,学习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具体目的和要求不明确或欠明确,使部分课堂活动流域形式,大大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方面体现较少。在此方面,陈袁滩的徐海英在设计和具体操作上考虑并践行的较好。
3. 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学与用的关系,知识与能力培养不能有效兼顾。要么满堂问。要么满堂练,教师到底教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很多疑点值得深入思考。所以虽然课堂活动丰富多样,但实际学习效果一般。在设计上真正全面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一教学理念,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课较少。 但有王文霞,汤红梅,刘杰,徐海英,韩春丽,秦志红何峡等设计上真正下了功夫,各项指标符合课标理念,在操作上比较流畅,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值得推荐大家研读与学习。
4. 课后拓展性练习较少。对学生的后续练习和自主学习没有具体的要求和目的,容易养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依赖性强的恶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