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1:34: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父亲博学、有志,这种志向感染着司马迁。) 2.受到这些影响,司马迁又是怎么做的? (努力读书??、四处游历、广交朋友??) 3.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后两句子。将两句句子并作一句,用什么关联词,怎样连接?(不但??还??) 小结:由司马迁的求知过程,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再一起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认识《史记》。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司马迁,司马迁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一部作品——《史记》。对于《史记》你了解多少? 2、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 (字数、内容、历史地位??) 3、然而《史记》的诞生又何其的艰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司马迁,去探究他“发愤”写《史记》的艰辛历程。板书“发愤”。 4、齐读课题。 5、初步理解“发愤”。 二、教学第三自然段。 过渡: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请大家自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思考三个问题(出示),将答案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 1、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理清层次。 出示: 思考:司马迁遭遇了怎样的“飞来横祸”?他是怎么想的?他又是怎么做的? 2、交流:三个问题的答案。 3、扣“悲愤”,体会司马迁的心理。 过渡:我们今天读《史记》,感受到的是它的辉煌,然而当初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曾一度想到过自杀。 出示: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理解“悲愤交加” 讨论:结合补充材料谈谈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 (悲:自已惨遭宫刑、蒙受不白之冤、从此世代被人嘲笑;愤:汉武帝的是非不分、薄情寡义、朋友大臣见风使舵、朝中无人敢说真话??) 换词体会司马迁的心情(悲愤欲绝、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心灰意冷??) 指名读 37

齐读:想到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竟遭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迁怎能不悲愤? 4、读懂“发愤”的缘由 过渡:司马迁想到了死,但他真的这么做了吗?他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读,出示: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1)指名读 (2)第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人总是要死的,为( )而死,就重于泰山;为( )而死,就轻于鸿毛。 指名口头填空 (3)理解第二句:“这样死”指什么?(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我如果就这样死了,就比鸿毛还轻。) (4)回顾一、二自然段:为什么司马迁就这么死了比鸿毛还轻?此刻他想到了什么? (??) (5)引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出示:古代的英雄、父亲的嘱托、自已的努力、残酷的刑法 (6)司马迁想到了很多很多,他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更忘不了??这一切让他明白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更坚定了他活下去的的信念。连起来读。 (7)指名读、引读。 当他身陷牢笼,有口难辩时,他只能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女生读(我一定??史书!) 当他走出牢房,独对苍天时,他又会发出怎样的呐喊:男生读(我一定??史书!) 5、体验“发愤”写作的过程。 过渡:然而活着也不容易啊!身上的疼痛忘得了吗?受过的屈辱忘得了吗?司马迁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出示: 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自由读,哪些字眼儿打动了你的心? 交流:克制、埋:忍辱负重 工整:一丝不苟 重又:百折不挠 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一写就是13年,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他是怎样度过38

的呢? 写话:天色微明, 夜深人静, 烈日炎炎的夏天, 寒风刺骨的冬天, 交流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此时,这一行行隶字仅仅是用墨在写吗?还用什么在写?(用血、泪、生命??) 出示: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关注两个抽象的数字,你感受到什么? 13年——时间之长,52万字——篇幅之长, 用生命写成 齐读 五、畅谈感想,结束全课。 1、交流: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2、回过头来再看文题中的“发愤”二字,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3、司马迁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著作竖起了一块历史的丰碑;而他忍辱负重创作《史记》的过程,也是他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后人在他的祠堂前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 出示: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云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指名读 齐读,结束全课。 六.板书设计: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受影响,读书积累 受嘱托,专心编史 忍耻辱,继续编史 耗心血,完成《史记》 六、教学反思

39

课 题 13、精读与略读 课 时 2 二次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 (2)精读与略读分别指怎样的读书方法?用不同符号划出。 (3)结合自身学习体会来谈谈精读与略读。 (4)推荐一篇文章,要求学生先略读,知道大概信息,再精读获取精确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略读方法。 2.会在读书中适当运用精读与略读。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我们要全部读过来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读对自己有用的书。那么这么多书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精读与略读》。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全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全文主要讲了精读和略读的含义;略读的方法等) 2.请你根据这些内容为文章分分段。 第一段(1-3)精读与略读定义 第二段(4-7)略读的方法 第三段(8)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二)精读 1.请你用不同的符号来划一划: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做到透彻理解。”这是精读;“略读就是??”这是略读。) (1)为什么要精读? (精读对语文学习要很大帮助,必须要做到精读;) (2)为什么要略读? (通过略读,可以??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 (3)请你结合你的学习生活来谈谈:什么书要精读?什么书要略读? (一般来说,学习的课文都必须精读;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可以精读;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书籍和书籍中特别感兴趣的段落可以精读。而许多其它一般书籍可以略读,来获得大量信息。) 40

搜索更多关于: 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 的文档
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2539b0mj3uh245bml1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